熟悉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人應該知道有一個定律叫摩爾定律,這個定位的大概的意思就是說: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
而且這個定律已經持續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
現在有很多人都在探討,說是摩爾定律已經過時了,因為現在的技術發展已經到了一定的瓶頸,想要突破非常的困難。
但我要說的是,任何產品任何技術發展到極致,必然會被一種新的產品或者新的技術所替代,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所以,我認為,如果我們南鬆市能夠代表我們南二省提前介入量子信息產業領域,或許我們會有一些風險,甚至是很大的風險,但是不可否認一點,那就是一旦量子信息產業在未來5~10年之內取得了技術上的突破性進展,尤其是量子信息產業化得以解決,那麼我們南鬆市市府的這個規劃方案一旦得以成功落地,未來我們南鬆市甚至是南二省將會成為量子信息產業的核心區域,這將會帶動的產業鏈條不是幾十個億幾百個億,甚至有可能達到幾千個億甚至是上萬億,各位可不要忘了,我們國家每年從漂亮國進口的芯片及集成電路產品可是高達幾千億美元!
而一旦這個產業的核心轉移到了我們南鬆市,那麼這將會是一個多麼巨大的產業。
我認為,如果冒著一點風險就能獲得超大的收益,那麼相比於紅海競爭的集成電路產業而言,量子信息產業更有前景,更具可操作性!
而且在這裏我還必須強調一點,集成電路產業將會是量子信息產業的一個支撐技術,也就是說,發展量子信息產業少不了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撐,所以,發展量子信息產業和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並不矛盾,而這也並不是田相斌同誌所說的方向性分歧,而是應該說,量子信息產業裏麵涵蓋了集成電路產業,但是集成電路產業卻無法涵蓋量子信息產業。”
說到此處,李江開始他的總結發言:“所以,我認為,南鬆市市府的這份規劃方案更加的優秀。
當然,各位也可以認為我是在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但是我確確實實認為我們的這份規劃方案是最優秀的。”
李江說完之後,整個會議室內頓時安靜了下來,各位常委都在思考著李江的這番話。
因為他的這番話把道理講的是非常通透的。關鍵就是看各位常委如何選擇立場的問題。
這種沉默持續了足足有半分鍾的時間,最終魏超群打破了這個沉默:“李江同誌說的話確確實實很有道理,也確實讓我眼前一亮,不過我認為,發展量子信息產業雖然有可能會獲得李江同誌所說的那個巨大的收獲,但是,其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根據我的了解,目前國內也並不是說沒有相關的產業園區,恰恰相反,目前國內至少擁有五六個以量子信息產業為主打的工業園區,也就是說,市府那邊的規劃方案並不具備特別超前的規劃性和前瞻性,而且其他的那些量子信息產業園區有一些已經成立三五年了,擁有了相當的技術儲備甚至是公司儲備和產業鏈儲備,而且,最為關鍵的是,目前這幾個產業園區都有量子信息產業領域的一些大型的支柱性公司來坐鎮,而我們南鬆市如果發展量子信息產業,我們擁有什麼呢?
我們什麼都沒有?那麼你又如何和其他的量子信息產業園區去競爭呢?
我們沒有任何的競爭優勢!
所以這才是我反對這份規劃方案的核心原因。”
魏超群說完之後,李江頓時眉頭緊皺,而杜金波卻輕輕的點頭。
魏超群還是很有水平的,他這個觀點直接打在了李江觀點的軟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