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1 要賺很多很多的錢(1 / 2)

第二卷 1 要賺很多很多的錢

自古以來都有成家立業之說,為什麼成家放在立業前麵呢,龍靜現在終於體會到了,原來成家了就要擔負起養家的責任,雖然之前有了潘小山,但和娶龍曦是不一樣的,也不知道在這裏呆久了還是怎麼了,反正自從和龍曦成親後就感覺自己變了,變得越來越像這裏的女人,越來越像現代的男人,直接的表現就是:賺錢養家!

龍靜已經不滿足眼下一個月幾千文的收入,她算了筆賬,小花小草都要念書,蒙學不花錢,再高一點鄉學、縣學等的學就要花錢了。當然可以不上學回來種地,可她生長在一個重視教育的年代,不叫孩子上學是無法接受的。特別是一想到那個笑話:放羊幹什麼,娶媳婦生娃,生娃幹什麼,放羊……太可怕了!而在現代農村供出個大學生都那麼艱難,別說這裏了。除此之外,男孩子們的嫁妝還需要準備,再加上生病長災,養老……

嗯,養老想得有點早,而且這裏也是子女養老,不過她不想靠孩子養老,在現代因為經濟的原因大都是啃老族,盡管換了地方,可還是靠自己踏實,所以這需要賺錢,賺更多的錢!

不要相信那些“窮的隻剩下錢了”,這話都是有錢人的自嘲,沒錢人的嫉妒。也不要相信什麼“要有很多很多的愛,沒有愛有很多很多的錢,沒有錢有個健康的身體”,這話很小資,普通老百姓實在受用不起,因為越窮就越生病,越生病就越窮,都窮死了哪還來的愛!龍靜很現實,在城裏掙紮二十年比誰都清楚錢有多重要,有了錢才能談孝順、談親情、談愛情、談健康、談美容,這就是現實!

所以她需要賺更多的錢!

好像又回到了當初進城打工的日子了,不過比那時好多了,現在有窩了,還有家了。

有了龍曦日子過得比從前容易多了,家裏一切都不用龍靜操心,積酸菜、醃鹹菜、醃肉、醃雞蛋等等。誰說龍曦不會過日子,你看看每天領著大大小小裏裏外外忙碌著,什麼事都安排得有條有理。

龍靜隻管做飯送餐,縫製衣服,從沒有過得輕鬆。

不管是抱著善意還是惡意看笑話的村裏人,都注定是要失望了,瞧瞧人家過得有多好!

眼看著天氣漸漸轉冷,送餐就要停了,本來想今年冬天冬眠來著,可一想到錢就像火燒屁股一樣著急啊,一冬天大概六個月,六個月必須幹點啥啊!

可幹啥呢?

龍靜想了又想,最後想起了兩樣東西,一個是饢。

饢在新疆曆史悠久,古代稱為“胡餅”、“爐餅”。

它是白麵做的,多為發酵的麵,呈圓形,中間薄,邊沿略厚,中央還戳有許多花紋,很具有民族風情。從實用上來說,可以放久一些,不變質不變味,是遠行理想的方便餐,據說唐僧取經過沙漠的時候吃的就是饢。

龍靜結合自己現有的條件覺得做出可口的饢不算太難,至於是不是原汁原味就不用考慮了,反正這裏應該也沒有饢這種東西。

另一種叫薄脆,這是北京一種小吃,也是用白麵做的。

這兩種東西單是實驗就需要些錢,因為原料白麵貴,不過別看龍靜在某些時候很小氣,但在做麵食方麵生意上確實絕對的有魄力,相對饢來說,薄脆更好做些。

將明礬、鹽,磨碎,一同用溫水化開,倒入白麵和溫水,和成麵團,攤平,橫豎各疊三折,再放入盆中,蓋上濕布餳三個時辰,餳好後,按成八分厚的大麵塊,刷油,切成麵劑,倒油入鍋用旺火燒至八成熱,將麵劑用刀尖在麵皮上任意劃許多小口,先放入熱油中蘸兩下,以利於成形,再放入油中,炸至兩麵焦黃撈出就好了。

給孩子們嚐了,孩子們都說好吃,自己嚐了覺得和在現代吃的不太一樣,但也算是美味。

試驗完了香脆實驗饢。

做囊首先需要做個囊坑,一般饢坑用羊毛和粘土混合砌築成的,高一米左右,肚大口小,形似倒扣的寬肚大水缸。底部架火,通常是夯土結構,饢坑四周圍用土坯壘成方形土台,以便烤饢人在上麵操作。饢底部留有通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