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4 年輕了二十歲
下了一座拱形的石橋,一邊立著塊石碑,上麵三個鮮紅的大字:橋頭鎮。十幾米外就是鎮子了,石牆不高,上修烽火樓,對著橋頭開著扇大門,幾個古人打扮的女士兵拿著根長槍在門洞裏盤查著來往的行人,不過並不嚴。穿過門洞可以看到很寬闊鋪著石板的街道,還有樹木。往石牆上方望去,可見一些屋簷尖角、樹冠綻放的青綠枝葉。
龍靜在距離門洞三米外那站著,呆呆地看著這一切,這畫麵就像古裝電視劇裏一個城門口的鏡頭。不,比那還古裝!
磨磨蹭蹭,東看西望,帶著滿臉的震驚和惶恐挪到了門洞,一個士兵攔住了她,還未等說話立刻掩住了口鼻往後退去,邊退邊罵。
“你媽的,怎麼這麼臭!從哪個糞坑出來的!”
來回進出的行人也都遠遠避著,捂著口鼻厭惡地快步走開。
其他士兵試著接近,但最終還是捂著口鼻站開了一些距離,一手指著她。
“喂,你是哪裏來的流民!有路引沒有?”
這一路上所遇的行人紛紛避讓叫龍靜不得不相信自己身上應該是很臭的,雖然自己什麼也沒嗅到,所以看到士兵這幅摸樣已經習慣了,聽到她們的問話,磕愣了下道。
“我,我從三十一國道,嗯,那邊來的,就是東邊那座山……”
“有路引嗎?”那個士兵不耐煩地打斷。
“路引?”緊張之下龍靜沒反應過來什麼叫路引。
“行了行了,快叫她進去吧,別在這妨礙事了,這也太臭了!”另一個捏著鼻子道,指了指龍靜,“順著這條街一直往北走,有個的大院,去哪裏,別亂走啊!快走!快走!”
龍靜連忙點點頭,也不再道謝急忙離開。
後麵的人並不等她走遠就議論上了。
“三十一國道,那是什麼地方,我咋沒聽說過呢!”
“傻子的話你還當真!”
“是啊,正常人誰會把自己搞得這麼臭!我還第一次碰上這麼臭的流民呢!”
“也不知道哪裏又遭災了?”
“這不挺好嗎,人都往咱們這聚,過些年說不定咱們這都比江南好了……你怎麼還站在那,快走!快走!”那個士兵見龍靜停下了向她們那邊望,火就有點大,揮著長槍像趕羊一樣喝道。
龍靜遲疑了下快步走開,後麵傳來幾句罵聲和哄笑。
她沒怎麼覺得難受,眼下對她來說是弄清楚這是什麼地方。江南,這是個她熟悉的名字,難道說這裏是國家保護的文化古城,那也保護的太好了吧?她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驚奇地看著那些排列整齊的建築,青磚紅瓦黑簷,或者土牆草泥原木,最後看到店鋪人家窗戶上鑲嵌的玻璃,雖然透明度有點差,但還是能看清裏麵的東西和人,想到周朝可是沒玻璃的,她笑了,應該是國家重點保護的文明古城,我說呢,不可能走幾步道就跨越時空了,那也太懸了!至於為什麼明明是秋天這裏卻是春天的情景,以其他解釋不通的東西直接無視。
很快龍靜看到剛才那個士兵所說的大院,其實就是一米多高的土牆圍起來的一個空地,也沒有門,隻有一個大豁口,北麵靠牆的地方排列著一溜低矮的土屋,是那種單房脊的,屋前十幾個衣衫襤褸的人或站或臥吃著東西,有男有女,還有幾個小孩,都是一手拿著紅褐色的高粱麵餅,一手端著粗瓷大白碗喝著什麼糊狀的東西,沒有人說話,隻有咀嚼吸溜的進食聲音,看到龍靜也隻是看了一眼,什麼表情也沒有。
她猶豫著不知道該不該進去,這時一個聲音從後麵道。
“進屋去拿吃的去!”一個四五十歲的婦人從她後麵走了去,在經過她的身邊停下,回身打量著她,皺了皺眉。
“你是哪裏的流民?”
“我,我不是流民!”
龍靜顧不上這位婦人挽發髻、帶簪子、斜襟襖、灰布裙的摸樣,有些急促地分辨道,把自己坐什麼客車,客車又在哪壞了,在樹林裏迷路,如何辛苦地穿荒原又翻山過來的過程說了一遍,除了那口井沒提能說的都說了。
“我想去青州城,大娘,能告訴我在哪坐車嗎?我說的不是馬車、也不是驢車,是客車,或者農用車也行……”
壓抑了很久了,終於把她的要求說清楚。至於這裏為什麼是春天、人們為什麼這麼打扮、為什麼叫大周國,她都不想問,她隻想盡快離開這裏,一刻也不想在這裏待下去。
可惜對麵的婦人並不明白,眉頭皺的很緊,帶著濃濃的疑惑道。
“客車,那是什麼?農用車,是驢車嗎,驢車慢啊,沒有馬車快!青州城,沒聽說過,老婦我祖輩在這裏三代了,從沒有聽說過涼州有什麼青州城。小丫頭,這裏是涼州,涼州沒有青州城,不是你記錯了就是你那個什麼山區學生告訴你錯了……”
“我上次來過一回,絕不會記錯的!”龍靜很堅持。
婦人看了看她,半天慢吞吞地道。
“那這樣吧,你先進去吃點東西,我叫人去給你問問你說的那個青州城在哪。還有啊,你吃完洗洗澡!”說著搖了搖頭嘟囔了一句,進了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