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些人將是未來燕川中上層各部門領導者,這才是洛默言培養他們的目的。
識字課主要是識字、算數,字是大燕國的文字,外加一門外語,大鳳國語言。算數是阿拉伯數字,因為好掌握,識字由那些沒選中的那幾個燕飛的幹兒子教,其他的隻能靠洛默言來教了。
露天的課堂,上麵隻搭了一塊雨布,大家席地而坐,前方點著火把,火把下立著塊大黑板,地上一堆粉筆。這都是百草的功勞。
洛默言站在那,捏著粉筆,邊講解邊在黑板上寫著,由淺入深,每次講完都會叫人把重點背下來。這時候那些記憶一流的、理解一流的人用處就顯現出來了,他們回去可以講給沒背下的,講給沒法理解的人。
理論都寫好了,不過還沒到裝訂成冊發下去的時候。
講完政治思想理論,學習算數,下課前還要唱首歌,選的都是改編她前世部隊的歌曲,比如《軍中綠花》、《老前輩》、《愛家鄉》、《軍歌聯唱》、《舞動軍營》、《團結就是力量》等等,節拍就是拍手、跺腳。
除了唱歌還在訓練之餘安排一些舞蹈遊戲活動。舞蹈有踢踏舞、交誼舞,恰恰等,遊戲有丟手絹、老鷹捉小雞、貓戲老鼠、擠人玩等,活動有跳遠、跳高比賽,籃球、乒乓球、足球等。
開始大家都放不開,也不好意思,不過當鬧出了笑話就放鬆了,熟悉了後,這時候氣氛也是最熱烈的,也是最快樂的。這樣做一個是豐富訓練生活,緩解精神壓力,身體疲憊,更主要的是培養凝聚力和彼此之間的感情。
這些東西加進去大大提高了大家的積極性,潛意識裏不再排斥訓練,雖然訓練強度越來越強,可大家的精神頭都很足。
這樣也導致在這個時間工地幹活休息的人圍了裏三層外三層,笑聲、拍手,慢慢地觀眾越來越多,甚至很多人想要參加進來。
對這些人,洛默言並沒有拒絕,告訴他們等工程結束如果還想加入進來,可以去百草那報名,到時候她會統一挑選。
四個月後一千多人的差距明顯拉開了,嚴苛挑選出的人把其他人遠遠拋在後麵,無論是文方麵還是武方麵,洛默言對他們再次加大了訓練強度和內容。
文方麵戰略、戰術訓練,這兩樣就包括了熟悉時局、地形、情報、地圖、人員等。武方麵騎馬射箭舞刀弄槍這些最基礎的東西就不必說了,最主要的是各種環境下生存訓練,內外兼修,熟悉各種兵器,包括火槍。
這個世界的火藥、火槍、火炮科技水平大約相當現代的十六世紀歐洲時期,而這時候轉輪火槍已經研製成功,不過沒有普遍配備,因為它一樣存在嚴重的缺點。構造複雜、製作困難、受擠壓時容易損壞、成本高昂,隻有那些偏執火器的人才喜歡。而火繩槍威力有限,這個世界的人又偏愛挖掘自身能力,依賴的武器也是刀槍棍棒,製造火器覺得還沒有養幾個宗師實用,何況幾百年來也沒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小打小鬧用不上火槍,所以導致火器用的不多,火藥多用在開礦、煙花炮竹上,火炮、火槍都閑置在軍庫裏,更別說研發新產品了,洛默言來的時候得到喜知府的許可,把赤峰城軍庫的火器全部搬運來了,當然全部搬運到了戒指裏。
對洛默言來說,凡是能夠加強自己的實力不管什麼,內功也好,火器也好,統統來者不拒,而對這些訓練的人來說可就有苦頭吃了,洛默言要他們掌握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
六個月過去,天漸漸轉涼,燕城初具規模!
三道城牆,三道輔牆,每一道都設有瞭望口,烽火樓,上麵寬的可以四匹馬並行。外有護城河,河外有暗樁,拉著警戒線。城內軍用區和民用區顯現出來,軍用區規模比較大,呈凹字形,最北麵是一溜三層石樓,棱堡式的建築風格,配有大型地下室。這裏既是是武器裝備庫也是武器研發所,還是工匠們起居的地方。
西麵三層棱堡,是士兵們以及將領的住處,東麵是男兵男將領的住處。中間一棟三層棱堡是指揮所,兩邊是軍用大禮堂,也是飯堂,上兩層是軍醫院,前麵是操練場。隻開了一個南門,所有人員出入都要受到嚴格的檢查,出入要登記,士兵出入需要將領批條。
北麵的民用區,是給軍戶準備的,開的是西門,北麵連接普通民宅,普通民宅設有商業區、官衙、學校、醫院等公用設施,全部完成大概需要四年。現在隻有軍用區能入住,一千多人住在這麼大的軍區裏顯得格外空曠,不過隨著各部門人員配置到齊,明年這時候就沒這樣的感覺。
工程依然繼續著,在大地上凍前還能幹一個月,洛默言打算普通民宅區暫且遷入一部分住戶。
就在燕川迎來今冬第一場大雪時,新建起的燕城迎來了一批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