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13 膽大
每個人注定要遇到一些人,做一些事情,這就是機緣,或者也可以說成是命運。
誰都不知道自己會看到什麼,遇到什麼,誰也不知道看到遇到的對自己又意味著什麼,當初柳青在遇到羅靜怡的時候隻當做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小孤兒罷了,想要收下也是憐憫罷了,即使後來白山事故羅靜怡出了一些力也並沒有對此寄托多大的期望,可沒想到事情的發展有點出乎她的意料,直到今天。
羅靜怡根據譚博秋對柳青在九原的心理分析,給柳青找到了一個幫助白如雪的理由。柳青要在九原紮下根,要將九原的豪紳們徹底收服,這就需要個切入點,先前和白如霜做見不得光的生意尋求柳青作為庇護找的是找個借口,這次幫助白如雪再次找了這個借口,而這次和上次不同,白如雪和白家有仇,對白夫人更是恨之入骨,因為在白家長大,對白家所做的再熟悉不過,可謂的是潛力很大。
柳青清楚羅靜怡和白如夢有著解不開的死結,羅靜怡也坦言過有機會一定叫白如夢付出代價,可轉過來和白如夢開起了什麼文化公司,她當然不會認為羅靜怡年紀小忘了那不愉快的事情,相反她明白這是在做準備,也正是如此叫她不得不正視起來。
羅靜怡今年多大,十六吧,一個十六歲的孤兒怎麼能有這麼深的心思?有這麼大的膽量?羅靜怡走後柳青神情複雜,書房的柳青神情卻有些複雜,是這孩子成長太快,還是我當初看走眼了呢?但不管怎麼說卻是個不可多見的人才,如果用好了就是她的助力,隻是……
羅靜怡上門無論是求辦事還是單純的看望,她都明白,這是在和她保持關係。普通人對官的攀附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她並不怎麼反感,可羅靜怡表現的太自然了,對她還是對弟弟柳楊,自然的沒有一點顧忌,也正是如此叫她幾乎忘了羅靜怡是在攀關係,叫外人看了也認為羅靜怡是她的什麼要好的親戚朋友,這才是她想不通的,畢竟以羅靜怡這種出身實在不可思議。
看到桌上父親來的密信,想著信上的內容,朵朵郡主繼承王位,朝廷歌功頌德,但隱藏在背後的意向卻十分明顯,削王,可以說誰能兵不血刃做了這件事那就是大功一件。柳青是一個熱衷官位的人,最大的夢想就是入閣一品,這麼多年也一直為此努力,可越是努力越明白,升官不是治理好一方就行,那需要機緣,大機緣,父親明顯也明白這點,所以透漏著叫她試著把這件大事辦好,原因是朵朵郡主來過九原,來的目的是在九原朵朵郡主培養了一批死士,趁著其他人還不知道,希望她能找出來,顯然這也是一份功勞。
柳青有了深深的擔憂,既然其他人不知道,那麼父親是怎麼知道的?偷聽還是偷看了什麼,這種事一聽就是機密的,那父親會不會有危險。雖說一直不瞞父親的所作所為,但那畢竟是父親,把她養大、送她讀書,幫她升官的父親,她還是希望父親平平安安的。
想到這馬上提筆給父親寫信,大意是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請父親放心。最後猶豫了一下還是添了一段內容,九原風光不錯,四季分明,希望父親能來住一段時間,她和小楊都很想念父親。
寫完放下筆,柳青看著最後添加的內容歎了口氣,還是去接吧,她實在不放心那個不著調又膽子奇大的父親在為她的升官惹出什麼禍事來。於是重寫,後麵的內容改成了九原風光好,四季分明,我和小楊都很想念父親,也有很多事情需要父親幫忙,便派人去接。墨跡幹了吩咐人加急送往京都。
給父親寫完了信再想羅靜怡,柳青手指敲著桌案,心裏迅速有了一個想法。
羅靜怡搞定了柳青,馬不停蹄地去找白如霜。
“出了什麼事,一定要見麵?”之前談好的,沒事兩人不見麵,白如霜見羅靜怡這麼火急火燎的坐下都沒顧得上喝口茶就問道。
“大事!”羅靜怡說完探頭探腦看外麵。
“這是我的地方,你放心,安全得很!你快說,出了什麼事?”
羅靜怡這才坐下依然小聲地道。
“有個關係到我們財路的大人物看上一個美人叫我安置,我沒地方,想起你上次說的那個宅子,來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