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譚家的公子和小姐都有涵養,可有一年沒見過這樣的菜飯,一時口水還是有些上湧。譚氏夫婦除了更加疑惑外比較正常,謝過羅靜怡坐下。

羅靜怡很自然地給自己舀了半碗湯。

“你們吃啊。”

“好。”譚翠雲動筷了,其他人也跟著動筷。

等菜飯一入口大家都有些愣怔。

“怎麼了?”羅靜怡忽然想起什麼,“是不是你們有什麼不吃的東西?”

“沒有!”譚翠雲微微一笑,“隻是沒想到羅姑娘做的菜飯會這麼香。”

“是嗎?嗬嗬,那你們可要多吃點。”羅靜怡邊吃邊道,“我學過幾天廚藝,就是懶得做,以前出去吃,現在沒辦反了,隻能自己做了。”

譚家人都不由心說,怎麼這個羅姑娘說話總是出人意料呢?按照常理應該謙虛一下吧。

在現代沒有吃不言睡不語的規矩,到這來羅靜怡又是野孩子一個,也沒有人管著管那,這算是第一次和這麼多人同桌吃飯,譚翠雲這一開口羅靜怡便邊吃邊說起來。

其他人都默默地吃著聽著,這些官家公子小姐從小養成了良好的吃飯禮儀,即使看到一年沒吃過的東西吞咽口水也不會失去優雅,而且聽到羅靜怡說話還會偶爾停下來看羅靜怡一眼,不過也有一個人不會,那就是譚博秋,自始至終隻是在認真地吃著。

羅靜怡邊吃邊說邊瞟譚博秋,也許是情人眼裏出西施吧,越看越覺得好看。

譚翠雲發覺了,看了眼小兒子,不動聲色地和羅靜怡在飯桌上談了起來。

羅姑娘的老家是哪裏的?

家中還有什麼人嗎?

怎麼會到這邊來了?

在這邊做什麼,是種地嗎?

這幾個問題的答案也巧妙地包含了很多想要知道的,羅靜怡又不是真的十五六歲,知道麵對的是個官員,無論對方下野不下野他都會像對柳青一樣對待,該怎樣回答會對自己有利心裏是有數的。

“我家以前在黑嘴子山,屬於一原地界,我覺得那不好,打算到別的地方發展。年紀小嘛,一時衝動就離開那了,結果迷了路,差點死了,後來遇上了赴任的九原知府柳大人,也多虧柳大人收留,我才撿了一條命……說起怎麼在這裏落腳還真有點話長。”說著就把白山礦事故簡單說了一遍。

說者有心,聽者有意,羅靜怡和柳青的關係在譚翠雲覺得,很不一般。

而譚家其他人在看羅靜怡,目光不知不覺多了些什麼東西。

羅靜怡心裏高興,咱也不算白丁,斜了一眼譚博秋,泡你還是有點資本的。

要是柳青知道羅靜怡扯著她這麵大旗是泡男人,不知會作何感想。

吃完飯譚家人把東西收拾樓上去,東麵兩間譚氏夫婦暗屋做了臥室,明屋做了書房,也是譚博敏的臥室,中間的屋子譚博文和譚博武住,西邊的明屋譚博秋一人住,暗屋空出來給羅靜怡以後來客人住。

屋子雖小,卻幹淨舒適暖和,而且也夠住,譚家人都很高興。

收拾完了譚翠雲將自己的小兒子單獨叫到身邊,神情很是嚴厲地問道。

“你什麼時候認識這個羅姑娘的?”

母親開口就肯定了他認識羅靜怡,譚博秋知道否認以母親的脾氣不會相信的,想到羅靜怡剛才在他們往樓上搬東西的時候說得那句話心裏就有股子說不上來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