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武官憑借什麼在朝堂之上立身?不就是靠手裏的兵嗎?現在玥郡王這樣一搞,大家還怎麼愉快的瓜分點心了?
相較於武官和相近文官的臉色難看,皇親國戚那邊的臉色就好了很多,玥郡王不愧是皇家的人,深深的知道自己的立足根本,事實也是啊,沒有了帝王家在身後支持,他一個十三歲的孩,有什麼資格領兵出征?
“這孩子,怎麼就是這麼的強,朕都了,這虎符就放在他身邊,日後再有領兵出征的事情,朕也省下一道麻煩不是?”皇帝陛下的臉上滿滿的都是不爽快,仿佛是真的在為玥郡王的不識趣而生氣,但是熟知皇帝陛下脾氣的官員和皇親國戚們卻非常的清楚,在皇帝陛下的心裏,玥郡王的身份又被拔高了一個等級。
那個十三歲的少年,果然是皇家出來的孩子,深深的知道自己最應該抱住的是哪條大腿。
幾個武官被皇帝陛下意有所指的話的有些心虛,退到後麵不敢多言,剛才他們還在為一萬的兵馬糧草扯皮,現在玥郡王就將手頭的五萬兵馬歸還了朝廷。
宗人府最老資格的親王見到此時冷場的情景,想了想,上前一步衝著上位的皇帝陛下拱手。
“恭喜皇帝陛下,玥郡王少年有為,進退得宜,乃是皇帝陛下您教導的好。”
不是禮親王而是皇帝陛下的功勞,被這樣奉承了一下的皇帝陛下心情越發的好了起來,想到了禮親王自然就想到了他身後的那些破事,想到了玥郡王曾經提及的那個手伸太長的側妃,皇帝陛下下意識的,就給了玥郡王一個大的賞賜:“玥郡王出征的時候,曾經向朕求過一方賞賜,朕當時許諾過,若是玥郡王得勝歸來,朕就許他婚事自主,而今朕再加上一道旨意,若是玥郡王心儀的女子家世不及權貴,父兄將直接升至三品大員。”
“陛下!”
“陛下!”
皇帝陛下話音剛落,幾個老資格老學究的官員便跳了出來,大梁王朝有非常嚴格的升遷評判製度,即便是皇帝陛下也不能隨意的升遷,更邊借著與皇家有親而上位的國戚了,幾乎都是被宗人府的看的死死的,既然想湊上來當國戚,自然就應該接受宗人府的挾製。
而這一次,皇帝陛下非常的堅定,他的視線迎上了幾個跳出來的官員,向對方表示著自己的決心:“朕今日的話,就是朕的意思,若是你們要反對,便將大梁律例翻出來,一條一條的證明朕的決定哪裏不合適?”
與皇帝陛下視線相對的幾個官員似乎從皇帝陛下的眼中看出了什麼,有兩個下意識的後退了一步,心中打了退堂鼓,而另外兩個有心血諫,卻被皇帝陛下的下一句話封的嚴嚴實實。
“朕不能讓那些為了大梁王朝流血流汗的年輕人心寒,長此以往,還有誰會為大梁王朝的平安而動容?”
周末自動更新君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