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要老命(2 / 3)

沈淮轉過頭來,沒有理她——寇萱也是安靜的坐在副駕駛位上,似乎也不期待沈淮的回應。

*********

停子在老宅前停下來,一路上坐車裏都安靜的寇萱,仿佛又給充了氣似的活過來。她對老宅也是輕車熟路,過來可以睡小黎的房間,她也有換洗衣服放在這邊,先蹦蹦跳跳的進房間洗澡換衣服去了。

“現在女人都瘋瘋顛顛的,她媽在路對麵,整晚都盯著我們停在渚園東麵的車,也不知道她哪來這麼好的興致。”沈淮將餘薇藏在陰影下偷窺的事情,說給孫亞琳聽——孫亞琳剛才開車在前麵,沒有看到停車在路對麵的餘薇。

孫亞琳打著哈欠,表示對這種事情不感興致,說道:“寇萱這妮子,嫩得掐一下就能出水,還熱情洋溢的送貨上門,我就不信你能把持得住……”

這些年大家都廝混熟了,寇萱還與楊麗麗跟她在同一屋簷下住過一段時間,孫亞琳當然知道寇萱對沈淮一直都有著那種少女相寄情思的情愫。

沈淮不跟孫亞琳扯這個話題,今天的火已經給燒得夠厲害了,再扯這個話題就是跟自己過不去,等會兒翻來履去睡不著,那叫難受。

沈淮他到廚房燒了一壺水,端到院子裏沏茶喝,又拿出電話,給王衛成撥過去,問豐立塗渡板項目的事情——孫亞琳回房間,將正而八經的套裝換下來。

豐立周豐毅的發家史,跟周炎斌有些類似,早年在平江市的物資公司工作。八十年代中後期,平江市的鄉鎮企業以及搞承包製十分的紅火,周豐毅與幾名合夥人,將物資公司下麵的一家物資回收站承包下來經營,在這個基礎上慢慢的做大做強。

沈淮接手梅鋼時,豐立集團主要向梅鋼供應廢鋼原料,是梅鋼當時主要的供應商之一。

由於國內的鋼鐵存量有限,每年折舊出來的廢鋼總量偏低,不能滿足國內日益增漲的電爐煉鋼所需。梅鋼產能擴大之後,後續主要在西歐地區開拓廢鋼獲取渠道,豐立在梅鋼供應商體係裏的地位就相對下降了。

不過豐立在平江市也是搞多種經營,主要涉足冶金產業,是平江市著名的民營集團。

平江市的經濟,長期以來都是要遠遠超過東華,進入九十年代後,由於鄉鎮企業的沒落,平江市的經濟發展也一度陷入低潮,到九七年時工業及財稅規模就叫以騰飛之勢崛起的東華超越過去,九八年更是給東華拉開差距。

不過,平江市的經濟基礎依舊厚實,近幾年民營經濟又有崛起騰起的勢頭——豐立集團聯合平江市的幾家民營企業,試圖建設這麼大的重工項目,也可以視為平江市民營經濟崛起的一個典型。

民營企業有這樣的雄心壯誌,是好的,但國內還得不到政策上的扶持,在國內的待遇遠遠不及國企與外資企業。

幾家民營企業想聯手起來建投資逾二十億的項目,不要說大部分資金要從銀行貸款,就算幾家民營企業能將二十億的建設湊出來,項目過審都是有一定難度的事情。

沈淮與王衛成通過電話,了解到豐立集團的周豐毅在九七年底有建塗渡板項目想法時,最初的計劃是想將項目建在新浦。

項目建成後,大宗鍍鋅板無論是出口海外,還是輸往國內各省市,新浦在九七年底之時,海陸運輸條件都已經要比平江優越了。

而新浦港,除了新浦鋼鐵以及梅溪電爐鋼生產基地加上建設中的新津鋼鐵,都能就近為塗渡板項目提供優質的薄鋼板原材料——更主要的就是東華市對民營經濟的扶持力度,是其他地方所罕見的。

稅費方麵的優惠政策,經濟較為開放的地方都大差不差,最主要的區別就是體現在金融扶持上。

國有銀行在地方上的放貸,除了給地方建設占用相當一部分之外,更主要的是往國資企業傾斜。

除了法規有明確堅持以國有經濟為主體的要求之外,地方上的國資企業通常有政府兜底,商業銀行對國資企業放貸,通常不需要考慮政策風險。

國資企業越是經營困難,對銀行貸款的依賴程度越高;而地方政府除了需要國資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填充政績之外,那些嗷嗷待哺的國企工人,更是政府不能甩手不管的包袱。

故而地方上國有商業銀行每年剩下來能流向民營經濟的貸款總量,通常都極為有限。

沈淮推動業信、梅鋼接手東華城市信用聯社,組建城市商業銀行時,首先就明確了梅鋼係發展不從城商行占款,主要支持東華市民營經濟發展的發展方針。

近年來,東華城市商業銀行共向東華市範圍以內的民營企業建設項目發放貸款累計近三十億,是其他地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一些能填補國內空白的高新技術製造項目,隻要在新浦工業園區內落地,霞浦縣更直接從財政上進行拔款,給予最高可達一千萬的項目經費支持——這是沈淮在霞浦製定的養魚政策。

豐立的塗渡板項目要是建在新浦,其他不說,東華城市商業銀行少說也能給他們提供三五億的扶持貸款,這就能解決他們相當一部分的資金壓力。

隻是豐立那邊在項目籌劃之初,還沒有跟梅鋼這邊溝通,平江市就事先得到消息。

平江市隸屬江東省,跟東華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但江南、江北就隔著三四公裏寬的渚江,經濟規模就這樣給東華超了過來,平江市委市政府自然不能說是有長臉。

這麼大的工業項目,平江市裏自然也是不容輕易從地方上溜走。

平江市裏跟豐立有關係的一些老人,出麵做了大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