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災後救治、重建及經濟提振,需要立即有大筆的資金注入進去。
隻要渚江水電站建設不停頓、淮煤下屬的青峰煤礦能立即啟動大規模的改造擴產,裝機容量高達六十萬千瓦的淮西電廠二期工程能迅速啟動建設,淮西市及周邊區縣的經濟循環就不會出現大幅度的停頓。
這二十億是淮海省西片區域經濟發展不往下掉的興奮劑,同時也涉及到渚江水電站及青峰煤礦這兩大塊的省屬國有資產不會因受災而遭遇到重大損失。而省裏無需向這兩塊投入大量的救助資金,財政上的救災壓力也就能稍稍的鬆一口氣。
沈淮做什麼事情,都喜歡對味投餌。就憑著方案第一階段的計劃,省裏就無法拒絕。
“在第一階段實施的過程當中,才是超高壓項目的正式啟動,也是整個方案第二階段的開始。過程多長,最終還是看國家審批速度。一旦國家立項、環保批文下來,江東省電力集團就會啟動淮西與江寧之間的超高壓主幹線路建設,東華電力集團會同時投資二十億,啟動兩組共達一百二十萬千瓦裝機容量的三期電廠建設以及淮西電廠舊廠改造工程,確保超高壓線路建設完成,包括渚江水電在內,淮西向江東省的輸電能力達到三百萬千瓦裝機容量;大型配套煤礦產能擴大到一千五百萬噸。同時省供電總公司啟動廠網分離試點工作……”
謝芷說到這裏,宋鴻奇、謝海誠、蘇愷聞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到方案實施第二階段,沈淮就開始針對淮能了,不僅淮能在整體規模上有可能被東江電力拉近;省內啟動的廠網分離工作,更會直接削弱淮能對淮海灣電力市場的控製。
“第三階段,省供電總公司在完成廠網分離試點工作之後,即逐步啟動全省主幹電網升級改造;江東省啟動二期超高壓線路建設,東江電力啟動四期電廠建設,建成後淮西向江東省輸電能達到六百萬千瓦,同時向省內主幹電網供電能力達到兩百萬千瓦——如果順利,整個方案在五年內實施完畢,這也隻是‘淮電東送’的一期工程……”
聽到“淮電東送”這個詞,便是一直負氣坐在沙發上不吭聲的宋炳生,是重重的哼了一聲。
謝海誠也是輕歎一聲,“淮電東送”這個概念正式浮出水麵,而且主導權旁落他人之手,“淮煤東出”的含金量就會急劇下跌,淮能得以在立足的根基就鬆動了一半。
而淮海省電網分離、升級之後,東江電力將直接向省內供電,對淮能形成直接的競爭,淮能集團在沿渚江、沿淮海地區就更不存在什麼“無可替代”的地位。
大規模的央企整並雖然還沒有正式的啟動,但就前期的一些試點工作,也能叫人看到總理王源的主要思路。無法在地域經濟或國家命脈產業中取得核心地位、競爭力不突出的央企,都極有可能被分拆整並——這也是沈淮早在去年就提醒這邊的淮能集團的死穴。
謝芷看著眾人的反應,心裏也是默然,繼續說道:“在方案實施的第一階段,霞浦縣政府、梅鋼還將與省國投聯合在淮西市青峰區,推動電力產業園建設,主要利用淮西廉價豐富的水電、煤電資源,針對冶金、材料等高耗能重工項目開展重點招商引資工作,推動園區重點工業企業與東江電力之間的直購電試點工作。梅鋼的鎳鐵熔煉、徐城水泥新廠項目,這兩個總投資達十億的項目,會最先在電力產業園啟動建設,最終的目標,是要推動沿渚江經濟帶,往中上遊的淮西市延伸……”
徐城水泥的新廠項目早初也考慮過淮西,後來綜合考慮,又主要考慮在新津建廠,現在由淮海融投主導轉移建到淮西去。
這裏麵除了是針對渚江中上遊即將崛起的建材市場,同時也是這節骨眼上想要平衡渚江兩頭的增長速度,短時間裏也是很難找到有足夠分量,又適宜遷建到淮西的工業項目。
渚江中上遊受災嚴重,經濟要想在下半年就恢複起色,也需要迅速啟動這麼一個工業園。而對梅鋼來說,倘若超高壓項目審批受阻、拖延下去,東江電力第一階段實施之後近百萬千瓦的過剩電力產能,也需要有這麼一個重工產業園進行釋放。到時候梅鋼在這個產業園內除了鎳鐵熔煉外,甚至可以在淮西再建一個更大規模的電爐鋼生產基地。
謝芷將細節大約介紹完,見她爸、鴻奇都不作聲,她心裏也是輕歎,沈淮顯然也是做了兩手準備:一是三五年內就將淮能直接打垮、分拆掉,到時候梅鋼、東江電力,甚至還能接手淮能分拆出來一些業務,進一步的壯大自身;要是他們這邊韌性大,沈淮也不是沒有做好糾纏七八年甚至十年的準備。
其實將這些想透,鴻奇他爸見老爺子會有什麼結果,也就不難猜測了。
如果您覺得《重生之鋼鐵大亨》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