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這樣的話,我們是更沒辦法去找孟書記、周區長聯絡感情了,”王易平說道,“唐閘區的增長潛力,差霞浦很大,而且唐閘作為市屬區,財政、人事等方麵都沒有那麼zi誘(最新章節)。梅開分拆後,唐閘越往後,能zi誘支配的財政比例會越低,這些都遠遠不能跟霞浦比。要是北城跟江堰,真想借這次的幫扶獲得一些工作成績,隻能指望沈書記你拉我們一把啊。”
沈淮說道:“唐閘上繳多了,市級財政規模擴大,北城還是受益的。”
“是有受益,但也有限。也不是我要在私底下抱怨,這兩年北城確實就是後娘養的。現在新津的鋼鐵項目就要啟動建設了,北城就那麼點工業底子,明年往新津一遷,就全空了。我也在新津工作了那麼多年,不可能說不希望看到新津好,關鍵還是在於市裏要掌握好平衡。現在倒好,市裏攏上來那麼多的資源,下麵縣能分多少,我就不說了,三個區要算市裏的親兒子?但是,看看西城跟北城的差距,還有什麼理由懷疑北城不是後娘養的?我當然也可以幹一任書記,拍拍屁股就走,但在一個地方,五六年什麼事都沒有做,總不是個滋味嗎?”
沈淮也知道王易平的這番話,是衝著自己的胃口而來;不過,憑心而論,王易平在新津時,還是一個有想法、也做了一些事情的人,到北城區確是不大可能願意庸庸碌碌的幹一屆。
與王易平相比,薑誌軍則要模糊一些,從他的履曆裏幾乎看不出他有什麼作為或者他想有什麼作為來(暗黑之骷髏王最新章節)。
沈淮抿住嘴,想了想,跟王易、薑誌軍說道:“市裏統一部署的幫扶工作,霞浦要參與,可能要從財政撥兩三千萬出來。這筆錢由市裏統一分配,分下去之後,對真正需要資金的地方,也是杯水車薪。其實到了這一步,我們也不用打什麼馬虎眼,老耿、顧書記在知道要調到北城、江堰工作之後,就一直在想怎麼去推動北城、江堰發展的事情,也跟我商議了好幾次,說霞浦這兩年發展比較好,應該要幫北城、江堰一把。我現在不清楚新的財稅製度什麼時候會推出來,我的想法就比較簡單,在新的財稅製度出台之前,可能每年從霞浦縣財政收入撥出兩到三成到一個專門的建設基金裏;這個建設基金,就專門用跟北城、江堰等縣合作搞項目開發。當然,具體的項目,還是由北城、江堰提出來,霞浦這邊出資參與,王書記、薑書記,你們覺得怎麼樣?”
“這個方案,當然好啊!”薑誌軍連忙點頭,說道,“北城還好一些,江堰那邊差就差在基礎設施上。要是江堰能跟崳山一樣,早兩年把路修出來,招商引資工作也不至於這麼慘淡。”
沈淮點點頭:“靖海公路擴建工程前期已經啟動,江堰如果提出同時修江津公路,跟靖海公路接上,我們確實就可以出資金支持。”
“北城工業園發展一直都很慘淡,跟投入跟不上有很大的關係;還有市鋼廠周邊的棚戶區改造,北城也拿不出錢去運作,霞浦能拿資金出來搞項目合作,那是真好不過,”王易平說道,“不過,話又說回來,霞浦縣今年能有多少收成啊?”
沈淮笑了笑,說道:“霞浦今年收成還難有準數,但王書記、薑書記,你們真有心推動這個工作,我可以保往今年往這個基金注入的資金,不少於五億(靈域全文閱讀)。”
“吼吼,”聽沈淮報了這個數,王易平喉嚨頭咕嚕的響動了兩聲,感慨道,“你才是東華的財神爺啊!”
北城區今年財政預算支出是一億五千萬,但絕大多數都是固定開銷,真正用於基礎設施方麵的投資不過兩三千萬。
沈淮搞的這個建設基金,今年就撥五個億進去,北城在項目建設上肯定是比江堰更有優勢的,這就意味著北城區今年就能從霞浦獲得額外的兩到三個億的基建投資。
這是王易平事前狠狠的猜,都沒有猜到的一個數。
薑誌軍也很意外,江堰縣一年開銷六千多萬,緊巴巴的過日子,昨天陡然知道霞浦有意要搞點對點幫扶,他還以為能從霞浦白得兩三百萬的財政援助,就要謝天謝地的。
他絕沒有想到沈淮慷慨起來,真是要遠遠超乎他的想象。
雖然沈淮提出來的項目合作模式,跟薑誌軍、王易平事前猜測的有很大不同,不是遠償支援,很可能在向北城工業園注資的同時要占一定的股份,或者在其他方麵獲得一些其他方式的補償——這個也是理所當然的,不然的話,沈淮無償從霞浦縣財政撥這麼大筆的款項出來,也沒有辦法跟霞浦縣地方交待——但對一直都緊缺建設基金的北城跟江堰等地來說,也絕對遠遠好過兩三百萬的扶貧款。
如果您覺得《重生之鋼鐵大亨》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