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澤點點頭,說道:“那行,這就作為市政府下一步重點工作去抓。”
談話到這一步,再進行下去也索然無趣,沈淮與趙天明就起身告辭,郭成澤也沒有在一號樓多久的意思,與沈淮、趙天明一起走出去。
********
消息是長翅膀的,點對點財政幫扶雖然不是這次全委會的議題,但消息一旦傳開,必然就成為這次市委委員之間私下熱議的焦點。
九四年之前,市屬三區的人均財稅水平要高出一大截,但在總體規模上是相對平衡的,崳山、江堰兩縣的情況最差,當時一年財政開支不過三千萬剛出頭一些。
雖然市裏近兩年來加強對區縣的財政撥款力度,江堰縣去年地方財政開支超過六千萬,增長近一倍,但唐閘、霞浦的增長速度更加迅猛,極大的拉開了差距。
雖然東華市經濟啟動以唐閘區為先,但霞浦才是沿淮海灣經濟區的真正核心,高達一千平方公裏的土地,綿延一百多公裏的岸線資源,海陸交通樞紐的接駁,以及新浦鋼鐵、新浦煉化、恒洋船舶、長青電子等更大體量的工業集群發展,都叫霞浦縣才是淮海灣經濟區最重要的稅倉。
事實上,去年霞浦縣的地方財稅總收入就超過唐閘區,而到今年上半年,霞浦縣地方財稅收入就完成了七億,全年差不多能完成十六到十八億的地方財稅征收,而到明年,霞浦縣的地方財稅收入就可能會超過三十億。
而江堰當前的速度發展下去,市級財稅製度不進行大的調整,江堰明年總的財政開支,能摸到一個億,就要謝天謝地了。
同處一市,這麼大的差距,要說沒有人眼饞霞浦縣這塊大蛋糕,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其實,就算陳寶齊、郭成澤他們沒有市級財政擴權的心思,其他區縣也會有極大的動力去推動新的財稅製度建設。沈淮真要硬著頭皮反對,隻會將他跟梅鋼係推到孤立的懸崖上去。
通常的策略就是拖延新財稅製度建設的時間。
現在沈淮不但不拖延,還主動提出在新的財稅製度確定之前,就先進行點對點的財政幫扶,這無疑是一粒石子砸進平靜的湖水裏,頓時就驚起層層波瀾。
沈淮此前就這個問題,跟梁振寶、肖浩民談過,所以崳山縣那邊還鎮定些,但北城區委王易平、江堰縣委書記薑誌軍,下午到會場就拉住顧金章、耿波,湊到沈淮身邊不走。
“沈書記,您就是財神爺啊,”王易平為拉近乎,對沈淮都不惜用敬語,笑著說道,“既然你是開了口,那我們是不見好處不撒手的。今年霞浦縣能拿出多少財稅來支援兄弟縣發展,沈書記能不能給個準數啊?”
王易平也有他的考慮在內,市長郭成澤剛到東華來時,就針鋒相對的挑他的刺,意圖將他的意誌打跨,好方便控製他主導新津港的建設,純粹是想將他當成傀儡玩弄。
倘若沈淮最終隻是從霞浦縣財政拿出一兩千萬出來應個景、給大家分,王易平心想就沒有必要惹得陳寶齊他們心裏不高興,去湊這個熱鬧。但倘若沈淮最後從縣財政拿出兩到三個億,轉移支持貧困落後縣的發展,即使知道會叫陳寶齊、虞成震他們心裏不痛快,他也要跑到沈淮跟前來為北城區爭一爭。
市鋼廠衰落後,北城區的財稅收入就停止增長,現在市鋼廠要整個的都遷到新津去以及此前計劃從北城區往北越過龍脊嶺往新津方向的崳津高速工程撤消,對北城區的經濟發展及地方財政來說,無疑又是雪上加霜的噩耗。
現在是有奶便是娘,地方財政開銷,用的也是鈔票,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上頭有人也難坐穩區委書記的位子,王易平自然也要湊過來,希望沈淮能拉他一把。
“陳書記、郭市長都是希望由戚書記負責相關研究工作,”沈淮輕輕的將話頭撥到戚靖瑤身上去,不動聲色,“王書記,你的這個問題啊,更應該問戚書記。”
戚靖瑤心裏暗罵:老娘鬼才知道你願意撒多少錢去收買人心?
不過肚子裏罵歸罵,但戚靖瑤還不至於不理智跟王易平、薑誌軍他們鬧什麼矛盾。
如果您覺得《重生之鋼鐵大亨》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