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談話(1 / 2)

沈淮專門抽出半天時間,分別找顧金章、耿波談心,安撫他們的情緒。

耿波比顧金章還是有很大年齡優勢的,再說調往北城區,雖然不及霞浦,但也是市屬三區之一,在很多人看來“進城”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進步,在北城區窩兩三年,將來未必沒有提拔任用的機會。

顧金章的情緒就難以安撫了,他過兩年就要退二線,仕途上也不可能說還有什麼發展,臨老無非圖個舒適的地方,江堰的條件則是太差了。

也不單單是他個人的事情,他愛人年紀要比他小一些,還不到五十歲,此時是機關幼兒園的園長,工作還很不錯,收入也高,也可以一直幹到六十歲才退休,老兩口不分開,就要隨他調往江堰,那所有的待遇都要跟著降一大截。

而過兩年,他要是直接在江堰退二線,要是市裏沒有合適的位子,他就可能還要繼續留在江堰,在縣人大、政協掛職,那他後半輩子都要留在那個窮地方。

此外,他的工作調動,對兒子、女兒將來成家立業都有影響,想到這些事顧金章也是窩心,沈淮推心置腹的一番話隻能叫他的情緒稍稍好轉一些。

也是不想叫沈淮、陶繼興看到他鬧情緒,鄉科及股級幹部交流的工作,本來可以交給縣委組織部的人跟市裏聯絡,顧金章想一想,還是親自與正式兼任縣委組織部部長的葛逸飛,一起坐車往市裏跑這事。

顧金章心裏也清楚,他這時候鬧情緒是最愚蠢的,他年齡快到限了,在霞浦的工作也是四平八穩,影響力不要說跟沈淮比了,都遠遠不好跟陶繼興,甚至都不及近年給沈淮、陶繼興提上來負責政府日常工作的趙天明,故而他對陳寶齊、郭成澤也沒有什麼價值,他要是鬧情緒,沈淮真要一腳把他踢開,他也無計可施。

他心裏雖然不痛快,但堅持勤勤勉勉的做好在霞浦的最後工作,也希望沈淮看到能記住這些。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即使他退休了,兒子、女兒的成家立業,還要指望著沈淮他們惦念舊情。

換作其他幹部,在將要離開地方之際,多半會受到種種限製,就是預防他在離開之前心裏有“撈一把”的念頭——沈淮、陶繼興到這時候,還是將組織人事工作信任的交給他負責,由葛逸飛協助他,顧金章心裏也清楚,沈淮、陶繼興是在照顧他的情緒。

既然這樣,顧金章也明白,他更不能鬧情緒,更要把手裏頭的事情做好、做到細致入微,不出一點沘漏。

這批鄉科及股級幹部交流,霞浦縣將接收三十人,除了明確的“關係戶”要照顧外,剩下的一大半人選擇,還是要認真的研究,要盡可能多調一些有能力的幹部、有培養潛力的種子過來,這樣才能加強霞浦縣的工作。

在正式交流之前,這些人的組織檔案不會轉到縣裏,顧金章與葛逸飛隻能帶著縣委組織部幹部科的負責人,到市委組織部去研究這些人的履曆檔案,然後再分批走訪談話,了解更多的情況。

顧金章想到沈淮親筆圈出來的那個人,是市教育局幹事,而且這次市教育局可能會有四人交流到霞浦縣,他就想親自到市教育局走一趟了解情況。

這個人既然是沈淮親自點名要的,顧金章心想他要麼有過人之處,要麼跟沈淮的關係非同一般,他親自去一下,也能叫方方麵麵感受到他對“這人”的重視。

葛逸飛也不想最早看一看沈淮圈定的這個人,到底長什麼樣子,如果這個人未來在霞浦的發展潛力很大,跟王衛成、戴泉他們那樣,他還要考慮跟這個人搞好關係,以免往後他在霞浦會給孤立。

這樣,顧金章、葛逸飛就將其他人的走訪談話,交給隨行的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及幹部科的同誌負責,他們兩個人一起跑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還是七十年代建的老樓,開車進院子,半棟樓的側麵都給綠油油的爬山虎遮滿,露出來的牆麵粉刷層剝落得厲害。

老樓走進去,顯得特別的yin暗,六月天都叫人感覺涼嗖嗖的,鋪貼磁磚的樓梯口,到處都是缺口。

這兩年東華市財政地方大幅改觀,但主要體現在唐閘、霞浦二地,上繳比例不高,市級財政預算支出的增漲雖然有一倍左右的增漲,但還沒有寬綽到給市教育局撥款建新樓的程度。

過來之前,聯係這邊的人事科,摸著辦公室的門走進去,還沒有打招呼,看到裏麵坐著一個熟悉的麵孔,顧金章心裏一沉。

葛逸飛也是老官場,看到顧金章臉色一沉,就知道辦公室坐著的這些人裏,有人是跟顧金章不對付的。

葛逸飛跟市裏的關係不是很熟,也不認得市教育局人事科辦公室裏坐著的人裏,有誰是顧金章的怨家,心裏正暗自猜測,就見一個寬臉、戴金邊眼鏡的中年人站起來,笑嗬嗬的迎過來:“顧書記你這次要高升了,到市教育局來聯係工作,怎麼也不跟老同事說一聲啊?難道怕我連一頓晚飯都吝嗇請?”

看到顧金章額頭青筋跳了跳,葛逸飛心想這人跟顧金章多大的仇啊,一上來就盡挑他的痛處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