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交易(2 / 2)

這段時間,他一直都致力使京投公司、梅溪開發集團空殼化,盡可能將項目及具體事務的決策權沉降到梅鋼集團等關聯,京投公司、梅溪開發集團更多的扮演持股公司的解色,參與分紅,但參與決策的程度大幅削弱。

沈淮這麼做,也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政治鬥爭對企業運營造成不必要的幹擾。

隻要新的融投資平台,不影響到他們對梅鋼集團的實際掌握,沈淮甚至可以做出更大的讓步,這樣也能避免梅鋼在唐閘區與孟建聲、周岐明二人進行激烈的對抗。

李穀當著葉選峰他們的麵,提及這個話題,實際是要向徐沛、郭成澤他們表明,他跟梅鋼這邊沒有私下交易,但更具體的細節,沈淮跟李穀當然不會當著葉選峰他們的麵談。

新的融投資平台,表麵上計經係的影響力將得到最大化;而實際上,沈淮會要盡可能保證李穀個人的影響力最大化,沈淮要提防徐沛、郭成澤等人,但李穀目前還是一個比較好的合作者。

婚宴將要開席,沈淮他們也沒有坐車,就開直接走過渚溪大橋,趕往橋西頭的鵬悅國際大酒店。

在路上避開葉選峰等人,沈淮才有機會跟李穀更具體的談一些問題,問道:“除了煤炭交易市場以及在新浦煉化裏的股權投資之外,省裏或者說徐城市,還能拿出多少資源出來整合?新的平台名稱,定了沒有?”

“徐沛書記目前計劃是把東江證券整合進來,其他的還沒有定。當然了,梅鋼及東華市裏拿出越多,省裏必然也會投入更多,不然在新的平台隻占10%的出資股權,卻要平攤話語權,吃相也太難看了。”李穀笑道。

東江證券案發,周辰西、韋應成等東江證券的高層都卷進去,徐沛顯然也不可能將東江證券的控製權還給趙係。

東江證券總資產規模不大,但與淮海證券是省內唯有的兩家擁有經營證券全業務資格的證券企業,潛在的價值極大,梅鋼此前想介入都沒有可能。

淮海證券是省屬國有獨資企業,東江證券是混合股份製,徐沛的意思也是將徐城市政府對東江證券掌握的那一部分股權資產,整合進新的融投平台。

這樣,梅鋼不僅能通過新融投平台,對東江證券擁有一定的影響力,將來東江證券要擴股,他們也就沒有理由拒絕梅鋼參與進來,對東江證券直接持股了。

不過,沈淮誌不在此,他問李穀:“渚江造船廠,近期有沒有推動改製的可能?”

李穀咧了咧嘴,說道:“你這野心就太大了,我現在可沒有辦法答應你;不過要是恒洋船舶跟渚江造船廠合資成立新的造船基地,這個工作還是可以推動的……”

“其實你所說的第二個方案,在把渚江造船廠好的資源拿到合資公司來,而不用去理會去管曆史所形成的包袱,對梅鋼是最有利的,”沈淮笑道,“我倒是怕第二個方案吃相太難看,才想著提議對渚江造船廠全麵改製,我的態度是資源也要,包袱也不丟給省裏,之後由省裏對新的船企參與持股,參與監管、吃紅利就可以了……”

李穀苦笑一下,說道:“這是未來改製大的方向,但眼下啊,還是要考慮方方麵麵的反應跟阻力,你就悶頭占便宜得了……”

恒洋船舶目前在西山島建成的一期工程,才具備十萬載重噸的年造船能力,在國內的船企裏不能算規模很大,甚至隻及寶和集團在西陂閘港投資建造船廠規模的一半。

要是恒洋船舶能跟渚江造船廠全麵整合,新的企業年造船能力將一下子提高三十萬載重噸以上,將能立即躋身國內一流船企之列。

此外,渚江造船廠曆史悠久,依靠淮海工業大學,已經形成一整套的產學研體係,既是包袱,也有恒洋船舶當前極需的資源。

既然梅鋼係要跟計經係在新的融投資平台上進行一定程度的合流,沈淮自然沒有白白貢獻的道理,一些股權資產的利益可以出讓,讓省裏參與享受梅鋼高速成長的紅利,但省屬企業體係裏的一些優質的工業資產、資源,是沈淮所眼饞的。

這也是東江證券案發,梅鋼係所能獲得的最大好處。

“如果說,我同意將梅溪開發集團都拿出來整合呢?”沈淮問道。

“你還真是舍得下血本啊?”李穀倒吸一口涼氣,驚訝的說道。

“梅溪開發集團畢竟是屬於地方的,隻要保證地方利益不受損,我還能一輩子都將梅溪開發集團控製在自己的手裏?”沈淮笑著問。

“那行,吃過飯之後,我跟郭市長、老孟他們談,先看看他們的意見才說。”李穀說道。

如果您覺得《重生之鋼鐵大亨》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