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不知道熊黛妮在周裕麵前露了馬腳,郭成澤、孟建聲今天到任,他上午趕到市裏參加見麵會。
沈淮從酒店趕過來,不早不晚。
不早,沒趕上郭成澤、孟建聲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家濠到市委大樓前下車。
不晚,見麵會還沒有正式召開,陳寶齊與其他先趕到的常委,跟張家濠、郭成澤、孟建聲等人,都在小會議裏聊天,而其他陸續趕到的市委委員及區縣、市各職能局及大型國資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則都在會議廳裏三五成群的交頭接耳。
“都說郭市長過來是接高市長位子的,省裏就沒一步到位,直接委任個副書記,你們說這背後是不是還有變數?”
沈淮與陳兵、梁振寶、肖浩民以及新津縣委書記王易平等人,站在會議室門口抽煙,聽著身後有人議論,轉回頭見是三塘縣的縣長陳北傳等人,坐在旁邊議論省裏對郭成澤的任命。
沈淮跟李穀有暗通消息,但郭成澤的任命究竟如何出台,他也不清楚詳情。
徐城作為淮海省的省會城市,享受副省級城市的待遇,卻又不是正式的副省級城市,郭成澤作為徐城市副市長,也僅是副廳局級官員。
換作四年前的東華,郭成澤從徐城市副市長的位子調任東華市委副書記、市長,倒沒有什麼不合宜的。
今日的東華,經濟總量直逼徐城,在全省發展經濟的戰略部署上,地位也提升到跟徐城相當的地步來,隨之而來的就是政治地位的上升。
梅鋼係作為宋係的一支,這幾年來在地方上發展,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隨之對應則是在宋係內部的地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變化,就從側麵發應了東華市的政治地位的上升。
身為省長趙秋華的嫡係陳寶齊、像影子一般遮閉東華半麵天空的胡林,以及這些代表徐沛意誌的計經係新秀官員郭成澤、孟建聲等人東進,參與東華權力的角逐,都無不直接說明東華正式成為國內主流政治勢力爭鬥的一個重要戰場。
郭成澤在副局廳級的職務也就幹了兩三年,嚴格說來不違規幹部任職的年限規劃,但他到今日之東華,接替高天河出任市委副書記、市長,資曆就真是有些略顯不足了。
不過,下麵的官員議論此事,倒不是真是嫌棄郭成澤資曆淺。
他們是期盼本地官員能上去,但熊文斌這次給調離,也叫他們認清楚,東華的經濟地位越高,本地官員能擔任黨政|一把手的機會越渺茫……市委書記、市長這兩個要缺,如果注定要給空降派占據,地方官員就不會過多的在意空降官員或淺或深的資曆,他們更擔心的是這些下山老虎的吃相。
老虎下山是要吃食的。
省鋼兼並市鋼廠,整合市鋼廠原有的產能,又與富士製鐵、長青集團合資建設更大規模的電爐鋼項目,確實為東華鋼鐵產業的大發展做出貢獻,但省鋼在上下遊的供銷產業鏈,都換上自己的關聯企業,地方企業罕能參與,就叫地方上對此頗有意見。
市裏從去年起,以西陂閘港產業規劃區為核心,部署重點發展西城區,除了引進香港寶和集團、天益集團外,也逐步的將市屬主要工業企業都遷往西陂閘港產業規劃區。
市裏沿江西進的產業布局策略,也確實促成西城區這兩年的高速發展,然而寶和集團、天益集團在享受諸多土地、稅收、財政補貼等優惠政策之後,而實際對地方的貢獻,跟梅鋼相比較起來,又差得太多。
更叫地方不滿的,西城區這兩年來興起的建築、建材市場,大半都給外來的關聯企業所搶占。
甚至連市港投集團旗下的工程,地方建築、工程企業都沒辦法擠進去,造成跟著市委書記陳寶齊有肉吃、別人連洗腳水都喝不上的局麵,地方上焉能沒意見?
現在省裏同時空降郭成澤、孟建聲兩位大將,氣勢洶洶的在常委班子占據兩席要職,地方派勢力進一步被大幅削弱,這必然涉及經濟崛起後蛋糕的分割問題,怎麼叫人不擔心?
沈淮站在過道裏抽煙,聽著會議室裏的眾人議論紛紛,也無意參與進去。
按說地方派官員憂心忡忡,恰恰是梅鋼係聯合地方派勢力的良機,隻是沈淮無意於此。
成怡她爸過兩天就要到冀省正式任職,而此前與紀家形成的默契,除了成怡她爸到任後,推動有利晉南線、冀河港建設的經濟政策調整外,梅鋼這邊也要給予適當、實際的資源支持進行聯合。
梅鋼的支持,不能影響紀係對晉煤東出南線工程的控製權,也確要能對晉南線、冀河港建設有所幫助。
此外,還要支持熊文斌到沂城立足。
太多的事情牽絆,沈淮也無意跟陳寶齊、郭成澤在東華搞強對抗,不然搞得整天連睡覺都要睜開一隻眼睛,人生也實在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