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久候終至!(2 / 3)

司馬桃太郎少佐沒有堅持到野戰醫院,就在擔架上斷了氣。

“這一定是中國人潛伏出了陣地,否則怎麼可能有這樣級別的神槍手?”收到麾下大隊長級軍官戰死的大熊幸之助差點兒沒氣蹦起來。

“讓炮兵對我方陣地前400米區域進行火力覆蓋,我要讓膽大包天的中國人來得去不得!”

是的,讓大熊幸之助憤怒的不是一名陸軍少佐的戰死,而是中國人太過分了,八嘎的我都沒怎麼打你們,你們怎麼還敢跑下來打我?

典型的損失不怎麼大,但自尊心受不了。

這也是為何第4師團西突支隊在8日這一天並沒有如何猛烈炮擊卻依舊消耗掉300餘發炮彈的原因。

一名並不得上司待見的陸軍少佐戰死,上司用了300發炮彈當送行的鞭炮,很夠意思了。

得益於唐刀用5000人擋住了近萬日軍主力,第4集團軍那邊獨自抵擋中村正雄手裏的2萬大軍就比預想中強多了。

55師三個步兵團損失超過2000人後,17師一個步兵團和55師做預備隊的步兵團全員上陣進行輪換,給受損的三個步兵團大半天的喘息機會。

中村正雄連續組織了3輪大規模進攻,都被三十八軍兩個步兵師給硬扛下來。

而實力稍弱的96軍應對的隻有不到5000名日軍,壓力也小多了,整條防線雖然數次岌岌可危,但依舊還牢牢的掌控在中方手中。

中村正雄倒也不急於求成,他麵前可是中方整整一個集團軍,他現在最要做的,是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將中方的防守力量剝離,他消耗的主要是彈藥,而中國人消耗的是生命。

就這麼戰下去,中方遲早會因為戰損的持續增大而信心崩塌的。

做為日軍內學院派的代表人物,中村正雄很篤定一條定律,這世上幾乎沒有那支部隊能在戰損率達到百分之四十後還能一直堅持。

這樣的部隊或許有,但絕對不在中國,否則他們就不會在華東和華北兩條戰線上都全麵潰敗了。

說白了,中村正雄現在玩的不是什麼陰謀,而是赤果果的陽謀,用彈藥儲備來換取中國軍人的生命,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看似很簡單,卻極為有效,因為這還牽扯到對人性的判斷和理解。

不是誰都是英雄,隻要是人,就留戀人間不想墜入冰冷死亡的深淵。

而且中村正雄並沒有搞日本陸軍最常用的派出小股部隊穿插至敵後襲擾那一套,他就是要用充沛的火力和充足的兵力不停壓迫消耗對手,讓對手心理崩潰後退。

中條山後的黃河,是絕路也是生路。

他相信,相對於子彈和刺刀,中國軍人更願意選擇冰冷的滔滔大河,那畢竟還有萬分之一活下來的可能性。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等到四日後華北方麵軍的陸航機群前來助陣,就是他發動全麵進攻的時刻,而後,畢功於一役!

陌南鎮的白發將軍這兩天亦是眉頭緊皺,不是長長的傷亡名單讓這名鐵血之將焦躁,而是日軍將領這種將繩索緩緩拉緊的戰術讓他沒法展顏。

僅兩天,日軍就已經展示出足夠強大的火力,他被迫拿出預備隊不說,17師山炮營16門山炮以及各旅步兵炮連都不得不投入炮火反製中。

除了還未抵達的四行團這支奇兵,他手裏的底牌已經所剩無幾了。

但日軍的戰機還未參戰,105榴彈炮也還未出現,兩個步兵聯隊也是輪番出擊。

這就像兩個武林高手比試,其中一方已經拿出百分之九十實力,但另一方卻依舊遊刃有餘連劍都還未拔。

這種感覺,對於任何指揮官來說,都是極其難受的一件事。

可這就是中日兩國的差距,一方可以造飛機造坦克造巨艦,而另一方能出產點迫擊炮就足夠舉手歡慶了。

白發將軍想不出任何有效應對之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再堅持!

直到他三十八軍兩師2萬人堅持到都不再怕冷的那一天。

或許他對上中村正雄最大的優勢便是,他相信自己麾下在戰損率達到百分之五十後也一樣能保持戰鬥力。

中村正雄是一名出色的指揮官,但他還是不太了解他的對手。

中國人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極為特殊的一個民族,他們智慧他們善良他們隱忍,哪怕是你搶光他碗裏的飯,他們也會暫時吞下這口氣,還能用‘退一步海闊天空諸如此類的話來自我安慰’但若是你不僅搶走了飯還要連帶著碗都給砸了,那.

那他們是真的會拚命!

古有陳勝吳廣,今有衛國戰爭,未來還有雪原之戰!

中國人可不是急了才會咬人的兔子,他們是龍,逆鱗若動,則驚天動地!

而相對於中條山戰區激烈的戰火,晉東南太行山可就顯得平靜很多了。

自從五月份那次日軍動用9路大軍圍剿被粉碎後,日軍對晉東南太行山區是防遠多於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