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的慘嚎聲卻響徹全場。
超過一半的日軍無比痛苦的停下腳步,就在中方一線戰壕的前方不足30米處!
“哈哈!誰說老子的布置無用,這特麼不就來了嗎?”看到衝鋒日軍突然人仰馬翻的態勢,一千多米高地上的少將旅長不由鼓掌大樂。
唐刀不由莞爾。
別說,這位的土法子還真有用,他算是也學到了。
那裏早已被重炮和山炮肆虐過,整片陣地上都是被炮彈能量震成粉末的黃土,日軍一腳踩下去,塵土都能漫過腳踝。
如果不嫌棄髒的話,其實腳感還是蠻不錯的。
但能令他們停下腳步的,顯然不會是這種已經近乎酥軟的地麵,而是被塵土遮掩住的玩意兒。
鐵蒺藜,古代戰爭時為了防止騎兵衝鋒專用工具,三角型的鐵釘無論怎麼受外力的侵襲,總有一根鋒利的刺對著天空。
那是長達5公分的鋼刺,別說日軍牛皮靴底鑲嵌了鐵皮,就是鋪了鋼板也擋不住他們這麼狂奔而產生的反作用力。
但凡踩到,5公分的鋼刺輕而易舉的刺透牛皮靴底並穿透腳麵,傷兵甚至還能摸摸帶血的刺尖,那絕對是不錯的鋼材打製的。
整個一線戰壕前40米區域,早在一個月前就被胡大旅長命人拋下近萬枚這種應他要求特別定製的這玩意兒。
和董招這種出身黃埔軍校的正規軍不同,胡大旅長出身草莽,年輕的時候甚至還是綠林好漢,陰人的套路那也是花樣百出!
和其他旅、團長官拚命找師部要各種槍支彈藥不一樣,他在進駐防禦陣地之前,就用300顆反步兵地雷換了這種近乎原始的玩意兒。
這東西也沒啥技術含量,頂多就是耗費一些鋼材,第十戰區司令部自然是優先滿足了這位的需求。
不過,在日軍沒有大規模衝擊陣地前,這種簡陋的小玩意兒卻是讓他麾下的團、營長們都頗有微詞。
原因是日軍不停歇的炮擊,導致這種自己丟下的玩意兒也成了日軍炮火的元凶,一旦被炮火炸飛,鐵蒺藜可不管自己姓不姓‘中國’,5公分長的鋼刺多嚇人,那是擦著傷,挨著死。
也就是胡大旅長憑借足夠的威信能壓得住,不然被炮火炸飛的鐵蒺藜造成的幾十號傷亡都足以讓他難以麵對全旅官兵。
這位不僅沒有氣餒,反而不斷補充,甚至無比變態的將數千米寬,縱深達數十米的陣地前幾乎丟滿了這玩意兒。
據說,光是生產胡大旅長需要的原始武器,位於長安的那座小型煉鋼廠就耗費了斤十噸鋼材,最後甚至連被日軍炸毀的鋼軌都回爐製成這玩意兒,樊大軍長為此都出麵向戰區司令部保證絕不辜負司令部長官們的傾情付出。
就連28師官兵在戰鬥間隙想去黃河邊釣個魚洗個衣服啥的都得小心翼翼通過那片地方,不過30多米的縱深都得走上一分鍾。
於是,在日軍激情澎湃的衝鋒下,胡大旅長堅持不懈補充在一線戰壕前布下的原始防衝鋒鐵蒺藜陣終於生效了。
跑得越快,步子邁得越大,有可能不會扯到蛋,但腳被刺穿的幾率高達百分之六十。
有硬漢可以中彈依舊屹立不倒,憑借著頑強的毅力打空自己槍膛裏最後一顆子彈再倒下,這不僅是未來影視劇為彰顯己方戰士英勇無畏精神的升華創造,在實際戰例中也是有過的;
也有硬漢斷一條腿掉一條胳膊還在作戰的,就像四行團內誕生的‘天殘地缺’組合,瞎子和瘸子兩人組硬是一直堅持作戰到援兵抵達;
可從未有過腳上還紮著一個鐵刺依舊奔跑如飛的,因為那種伴隨著移動疼痛強度不斷提高的疼痛等級著實超過了人類大腦神經可以承受的極限。
而在這樣的戰場上停下腳步,不管是天照大神還是上帝,在這一刻都無法佑護因為極度痛苦而選擇停下腳步的日軍步兵了。
還能繼續衝鋒的日軍瞬間少了一半,更要命的是看著同伴痛苦停下的身影,此時還沒踩上鐵蒺藜的日軍心裏也慌得一批。
此時沒踩上不代表以後不會踩上,天知道中國人在陣地前丟下了多少這玩意兒?
該死的炮兵,誰說清場隻要清除中國人陣地前布設的鐵絲網就行的,埋在泥土裏的鐵釘紮不死人可是能傷人的啊!
關鍵是傷的還是腳,讓人無法移動啊!
日軍步兵衝鋒的速度驟降!
但他們顯然忘了,他們可是位於距離對方戰壕不到20多米的區域,那也是最接近死亡的區域。
“投彈!”戰場上的中方各級指揮官們那也都是久經戰場的老兵,一看自家長官搞得稀奇古怪的三角鐵釘起作用了,立刻紛紛嘶吼下令。
‘趁你病要你命’,華夏老祖宗們這句話可是影響著華夏一代又一代人,簡直已經深入華夏人的骨髓。
數不清的木柄手榴彈從戰壕中向外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