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有的大膽的想法!(1 / 2)

秦陽頭一回知道原來講故事竟然是一件如此複雜的活兒。這簡直比他曾經拿著板磚進警察局當“臥底”還要複雜百倍;要不是腦子裏圖書館的存在,以他初中畢業的文化水準恐怕都沒法回答秦芮兒的那些刁鑽離奇的問題!

她的關注點果然和一般小女孩不太一樣!

……

躡手躡腳的關上房門,秦陽便步入院子。

這座足足有近千平方的深家大院,是他現在唯一的資產。據說,這裏從前也是個學院,但因為收不到學生賺不到錢,才被荒廢。直到前生接手,這裏才顯得有那麼一絲人氣兒。

但院子裏的雜草著實礙眼的很,柳師爺的評價還是很中肯的:雜草遍地,滿是鼠蟻。

不過修理院子的事兒暫時還不著急。

眼下要麵對的,是該怎樣賺點錢…至少,得把明天買肘子和買鯉魚的錢給賺回來!

回到屋子裏頭,他把這座學院數十間屋子裏裏外外都翻了個遍。總算找到一些看上去可以利用的東西。

一把破折扇,半塊驚堂木。

秦陽看見這倆家夥,頓時就想起前身似乎以前看過說書先生的活兒,這倆東西,應該就是那會兒吃飯的家夥。

沒想到居然還留著。

秦陽對說書先生並不陌生。他小時候,家裏沒電視,隻有一台老舊的收音機,那會兒經常聽單田芳老先生說三國將水滸,偶爾也會跟著瞎吼個兩嗓子,幻想自己就是書文中的江湖好漢,綠林俠客。

現在回想起來,挺傻的……

把玩著折扇和驚堂木,秦陽眼神閃過精光,心生一計。

當代人花錢看演唱會,看話劇,看電影。

古代人花錢看大戲,聽說書。

這些商業性質其實是相通的。

秦陽來著淮陽縣也有半月有餘,多少也了解一些當地的現狀如何。

思想觀念陳舊,經濟落後,整個縣城百分之八十的銀子都揣在那百分之二十人的兜裏,剩餘百分之八十的人瓜分那百分之二十的銀子。

封建社會啊,地主當道啊,山賊橫行啊……

當然了,這些和秦陽沒啥關係,純屬話題跑偏。

而正是因為淮陽縣的經濟體係不完善,所以很多產業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事實證明。當經濟體係發生了不協調時,那麼必然會導致一種情況——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而正是這種原因,普通百姓根本無暇去享受那些除睡覺以外的業餘生活,例如、看大戲,聽說書!

其實,整個淮陽縣的說書人不過三兩之人,但這些人,卻都隻為高檔客戶服務,也就是那些深府大院、縣衙老爺。

也隻有他們,才有閑錢請這些唱大戲的,說書人去取個樂。

而尋常百姓,則沒有這個閑錢,光是基本生活都足矣讓他們喘不過氣來,哪兒還敢奢望這種奢侈的娛樂方式。

所以秦陽覺得……如果他去街上擺個說書攤,應該會很受歡迎。

大不了自己就當賣藝,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雖然賺的可能沒那些專門服務高端客戶的說書人多,但好歹可以衝量,想來應該也不會太差…

其實他也想過去為那些達官貴人說書賺錢,但是嘛……秦陽這人就個毛病。天生不喜那些地主老財。這點估計跟他從小窮怕了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