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能?好?怎?(1 / 2)

常歡幫鄧廷歌找了處房子,雖然不大,但地理位置不錯,周邊環境也挺安靜。鄧廷歌很喜歡,打算畢業演出一結束就搬出去。

《古道熱腸》的相關通告還沒有來,參加《久遠》的宣傳活動和排練畢業大戲成了鄧廷歌最重要的事情。

結束《久遠》的拍攝令他非常惆悵。給家裏打電話的時候母親問他什麼時候可以在電視上看到,他想了一會,告訴她:“電視上可能看不到。”

龐巧雲說:“要去電影院看嗎?哎呀我和你爸好久沒去過電影院了,以前談戀愛的時候倒是去過幾次。那時候的電影票可便宜了……”

鄧廷歌:“電影院……可能也沒有。”

龐巧雲一驚:“兒子,你拍的是什麼東西?”

鄧廷歌無言以對。

事情確實很不湊巧。劇本是已經過審了的,電影原本也排了明年的檔期,但廣電總局最近又有限令,《久遠》因為涉及敏感題材,審核將會特別嚴格。

說不遺憾是假的。陳一平通知他們這個消息時表示他已經有了對策。公開上映的版本肯定經過刪減,至少朱白華的自殺和寫遺書的段落就肯定不可能出現。“但是完整的版本我也會另剪一份。這裏放不了,我們去別的地方放。這裏不能賣,我們去別的地方賣。”

他顯然已經將所有的可能性都考慮到了。

陳一平另外還向鄧廷歌和魯知夏道歉。兩個都是新演員,他確實覺得有些許抱歉。

魯知夏倒是沒什麼想法。她本來就是因為陳一平的緣故才進入這個劇組的,很誠懇地表示自己學到了許多東西。鄧廷歌也在一旁點頭:“不是客套話,拍完《久遠》我是真覺得自己懂得了很多。不僅是這個故事的背景,還有很多在鏡頭麵前演戲的方法。”

站在舞台上的鄧廷歌大多數時間都是興奮和恐懼並存的。

雖然常常看不清舞台下的人,但他明確地知道觀眾都存在著。他們坐在距離他那麼近的地方,隨時準備為他的精彩表現喝彩,或是因他的蹩腳演技而發出噓聲。他必須討好這些人,討好這些苛刻但又寬容的人,以他最直接的聲音、肢體動作和表情牽引他們的情緒。

而麵對著鏡頭演戲卻又是完全不一樣的。會對他做出評判的隻有導演,而鏡頭後麵的觀眾仍在時間和空間之外。鄧廷歌懷著新鮮感和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嚐試徹底、完全地沉浸在角色之中。這裏沒有觀眾,沒有掌聲,沒有嘈雜的說話聲。他覺得自己就是久遠。

他將自己的這種心情跟陳一平溝通過。陳一平笑言他還是太稚嫩,不夠穩。

“一個好的演員能掌控好這一切。他即使站在千萬人當中,也能令自己仿佛立於千萬人之外。”陳一平說,“外物、外人都無法擾亂角色.情緒的時候,你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演員。”

鄧廷歌說陳導你合格的標準很高啊。

陳一平說是啊,所以我們劇組裏隻有嚴斐一個合格的演員。

鄧廷歌好奇心起:“那你心目中優秀的演員有誰?”

陳一平卻不肯說了,神神秘秘地笑著搖搖頭。

這一場曆練,令他的導師對他在畢業大戲裏的表現也多了幾分稱讚。

鄧廷歌性格認真,雖然因為在劇社裏工作的原因已經比以往圓滑了許多,但並不是一個十分討人喜歡的家夥。導師是院領導,帶著幾個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鄧廷歌走動不多,導師對他的印象也並不十分深刻。

但看到他這番舉手投足,穩重之餘又帶著掩不去的輕佻,和劇本裏的角色無比契合,忍不住出聲讚揚。

“出去拍點戲,收獲很多啊?”導師問他。

鄧廷歌老實地說確實收獲很多。他告訴導師,嚴斐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不僅學德文還看了一堆朱白華研究的哲學書籍,魯知夏為了還原好那個年代的女性特點,接觸了很多老人也看了很多老電影,特意去練習了步態和走姿。陳一平的編劇組摳字眼摳得厲害,和現代讀音不同的字都在劇本上標得清清楚楚,標著句號的台詞決不能念出感歎號的效果。

“但我還真說服過他們一次,改了那句台詞的語氣。”鄧廷歌笑道,“挺有意思的。較真的時候你簡直要生氣,但回頭想想,都是讓人佩服的能人。”

導師與他坐在禮堂後門的石階上,看著當日鄧廷歌和羅恒秋一起看過的景色。

“這是你的運氣。有很多人從這裏走出去的第一部戲是粗製濫造的電視劇,或者是為了圈錢無所不作的電影。你遇上陳一平這個人,確實是你的大幸運。”導師說話的時候喜歡摸鬢角的大胡子,“幸運一次兩次不難,難的是把這種運氣一直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