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台灣的《中國時報》,看到了一篇奇名怪姓的趣聞,很有意思。

目前在台灣共有五千八百二十五個姓,其中台灣本土的有一千六百九十四個姓。台北市文山區有人姓“第五”的,算是怪姓中的怪姓,但這個姓卻有兩千多年的曆史。台北市寧波西路有家眼鏡店的老板姓“阿”,來自江蘇,據他說全台沒有第二個同姓的人。台南有個女子姓“燒”,嫁給一位姓“連”的,冠夫姓後,被稱“連燒”,她公公卻認為天天講,總有一天家中會失火,因此他建議媳婦去改姓。南投有個姓“盂”的,換身份證以後變為“孟”,他沒有注意,後來申請房屋登記時,才發現姓被改了,馬上去找戶政人員理論,官員竟然說:“唉!你不讀書不識字,那是孟子的‘孟’,天下哪有人姓痰盂的‘盂’啊?”

基隆有個戶政人員更絕,有個姓俞的人申請戶口,他向戶政人員說“我姓俞,人則俞”,他的說法是怕被誤寫為“幹勾於”,沒料到自作聰明的戶政人員竟把他的姓寫成“偷”,他發現時卻在民不與官鬥的情況下,花了三十餘年才改回來。在高雄,有一位姓“毒”的毒小姐和一位姓“老”的老小姐,在她們身上,也發生了不少哭笑不得的尷尬故事呢!同樣的例子,發生在新竹關東橋附近的陸光新村,有一家姓“雞”,五十多歲的媽媽被人家稱為“雞婆”,真是招誰惹誰。

其實,十二生肖的“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在台灣都有人姓,這還不算,“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開門七件事、文人的七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也都有人姓。還有人姓伍名百萬,結果在參加朋友婚禮時紅包上署了個名,被人誤認為送了五百萬的賀禮。更有一家人,爸爸叫莊飯,媽媽叫陳麵,兒子取名“水淼”(諧音水餃),女兒取名“玉桂”(台語諧音碗粿),結果這家成了有名的“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