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時,賈黃中官拜參知政事,素有神童之稱,六歲時考取童子科,十五歲時考取進士。他能有如此的成績,並非因為天才,完全是被父親逼出來的。

賈黃中五歲時,每天清晨,父親要他立正站好,把書卷攤開(書是卷軸),和他的身高比,取同高以決定這一天要讀到哪一篇哪一行為止,通稱為“等身書”。

反觀現在的父母,在望子成龍成鳳的心態下,對子女的教育,除學校的功課外,還要他們練習各種才藝,如鋼琴、舞蹈、小提琴、書法、英文、電腦……有時學習項目之多,比正規的學校課程還重,和“等身書”的意思非常相似,“神童”之譽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得到的。

“心無物欲乾坤靜,坐有琴書便是仙。”

前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和夫人,在當選後參觀他們即將搬入的官邸白宮時,第一件向外界宣布的事情,就是“書架不夠”。聽說當年克林頓搬進阿肯色州州長官邸時,第一件事也是趕緊裝書架、書櫃,他私人圖書館藏書,據統計大約四千五百本。

曾有選民問克林頓,他一年讀三百本書是否屬實?克林頓承認,那是在他1981年第二度出馬競選阿肯色州州長失利後,82年“賦閑”在家的成績。一年三百本書……一個好讀書的總統。

忍不住想調查一下,你一年看幾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