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蟲冬有雪,收拾書包好過年。”這是沒有體會出讀書樂趣的人最佳的寫照。
讀書雖可神遊古今,樂趣無窮,但是世間卻有不少人不懂得享受讀書的樂趣。而一般人求學的心態,大抵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小學生讀書,隻是為了應付考試;中學生讀書,大都是為了通過高考的關卡;大學生讀書,隻為了不想被教授“當”掉。世間上唯有知道讀書樂趣的人,才肯每日與書為伍,體會“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哲理。
讀書的樂趣樂無窮!有的人讀地理名勝,可以遨遊天下;有的人讀曆史典故,可以和古人接心神交。有的人愛好文學,春花秋月,情境義理,妙味無窮;有的人喜歡理工,一個細胞,一粒分子,他也可以從中找出另外的一番天地。
讀書,書中所表達的思想、智慧、感情、經驗,可能是別人畢生的體驗,而我們在短短的時間內,不勞而獲,豈不是無限的快樂嗎?如果不肯讀書,無異放棄了世界上最可貴的財富。
一個人如果不能不斷地讀書,吸收新知識,好比存在銀行的存款,隻有支出,沒有收入,勢必收支不平衡,將會形成嚴重的虧空狀態,等到資本耗盡,人生也就停擺了。
從古至今,多少的偉人莫不是經由讀書而踏上成功之路?懸梁刺股的蘇秦、鑿壁偷光的匡衡、藏火苦讀的祖瑩、廣涉書海的曹雪芹、自學成才的王雲五,他們鍥而不舍的求學精神,在在皆為後人樹立了良好的楷模。我們何不起而效法,一起來體會讀書的樂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