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佛光山來求學,入學院進修,不光是來讀書、看經的,來這裏讀書,更需要多一份的體認,以下提出四點供大家參考:
一、讀“做一個人”:一個人盡管學問再好,事業再大,但不一定會懂得做人。俗雲“仁”,非一個人,而是兩個人才能成“仁”。所以生活在社會上,一定要懂得群我關係,要懂得尊敬人,要為人服務,將歡喜快樂給人。所以到佛學院最主要的是要讀“做好一個人”。
二、讀“明一點理”:今日社會大眾,雖然知識普遍提高,但不明理者依舊不少。一個人若不講理就與禽獸無異,因人是講理的,尤其是做人的道理;不明理的人,讀再多的書也沒用。
不明理表示無明,不健全,所以我們讀書是為了理路要通順流暢,要以理待人,讀書要明一點理。
三、讀“悟一些緣”:宇宙世界的成就,在於一個“緣”,眾緣所成,在世間上若因緣不具足的話,則無法成就事業。緣起緣滅法中,對人、對事要培緣,進而廣結善緣,將因緣讀出來,悟出來,至少每天要有一小悟來修持。
四、讀“懂一顆心”:現在的人會讀書,但不懂得自己的心,平常可以看很多人,但看不清自己的心念。
由此可知,今日社會學校教導的都是向外追求知識,至於自己的心是如何,則一無所知。一念瞋心起,整個思緒皆為煩惱所獨占,不能做主。故學佛要注重因緣,讀懂自己的一顆心,心明白了,則一切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