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曾統一印度的阿育王,有一次發心供養出家眾,有個小沙彌也來應供。在印度,即使是貴為一國之尊的國王,也必須對法師恭敬頂禮。阿育王頂禮過許多大法師後,麵對這位小沙彌,實在很為難,無法心甘情願地禮拜,但是如果不頂禮,又擔心對三寶不恭敬,會受到批評。左右為難之際,隻好把小沙彌叫到無人之處,勉強屈身向他頂禮,之後,囑咐他說:“小沙彌,我是一國之君,不能隨便向人禮拜,尤其是你這麼小的孩子。剛才我向你頂禮的事,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小沙彌聽了阿育王的話,默默放下受供的缽,突然縱身一躍,跳進了缽中,沿著缽緣遊走,又跳出缽外,如此進進出出、出出進進,神通無礙,把阿育王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暗吃驚:“這個小沙彌真是神通廣大呀。”
小沙彌定住身後,慢慢走到阿育王麵前,合十說:“大王,剛才這件事情,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說得阿育王羞愧萬分,趕快懺悔道:“唉,我的心不夠光明虔誠,不該輕視小沙彌呀。”從此阿育王對一切出家眾,不分老少賢愚,都一律恭敬而不起慢心了。
我們從佛經裏,可以體會到佛陀苦口婆心勸導大家不要輕視後學的教誨。佛陀說,世間上有四種看似很小的東西,卻是不可輕視的:
一、小小火苗不可以輕忽:因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釀成一發不可收拾的慘禍。
二、幼小的龍不可以輕視:因為小龍會成長為大龍,翻江倒海,興風作浪。
三、年少王子不可以輕視:因為他將來長大會成為國王,統領天下、造福萬民由他,一言喪邦、遺禍百姓也由他。
四、小沙彌不可加以輕視:因為他虔心學道學法,假以時日,必定會脫胎換骨,成為人天師範的法王。
“小不可輕”,雖然小,但是有未來性。希望為人父母者,能在子女身上多花時間關懷與教育,教好孩子等於救了好幾代。家庭和睦,社會祥和,則人人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