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一種欲望,是一種罣礙,不知道就沒有欲望。
不知道父母(長官)喜歡哪一個兒子(屬下),就不會痛苦,知道後會很苦惱。
在我們生活中,有時候知道可以解決問題,有時候不知道可以解決問題,給人騙不知道無所謂,知道後很痛苦。
我人在美國,台風過境台灣南部,佛光山受台風吹襲,徒眾不讓我知道,怕我擔心,等一、兩個月恢複原狀以後,我再回去,因為不知道就不會去罣礙。
不知道除了增加愚昧無明外,有時也會增加勇敢、好奇、放下與自在。
我遇到很多難相處的人,但因我事先不知道,才學會了做人處事的方法。
在《戰國策·信陵君殺晉鄙》中,唐且謂信陵君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人之憎我,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
“知道”與“不知道”哪一種好?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知道有知道的煩惱,不知道有不知道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