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性柔軟,以高就低,遇物則轉,所以能流出獨特的曲線。人,何妨效水,以隨緣轉境的功夫,悠遊於天地之間。

人,究竟有多少“氣”?能忍者,善養浩然正“氣”,因此不卑不亢;無力者,總是垂頭喪“氣”,所以精神渙散。君子者,謙下處眾,因此所到之處,都是一團和“氣”;小人者,仗勢欺人,所以身置何地,均為烏煙瘴“氣”。有為者,雖泰山崩於前,仍“氣”定神閑,麵不改色;無能者,遇小事臨身,就“氣”急敗壞,驚惶失措。樂觀者,英“氣”煥發,人見人喜;易怒者,殺“氣”騰騰,人見人畏。

生氣不能解決問題,因為“氣”一發出,心中的力量也就隨之瓦解,偈雲:

“麵上無瞋是供養,口裏無瞋出妙香,心中無瞋無價寶,不怒不恨見真常。”

所以為自求進步,我們應該以“養氣”代替“怨氣”;為成就事業,我們應該以“和氣”代替“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