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兩戶人家緊鄰而居,張家的人,和樂相融,天天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而李家的人,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小吵,搞得雞犬不寧,無法過日子。有一天,李家的人跑來問張家的人說:“你們一家人為什麼不吵架,而能夠和睦相處呢?”
“因為我們一家人都認為自己是做錯了事的壞人,所以能夠相互忍耐,相安無事。而你們一家人自以為自己是好人,因此爭論不休,大打出手。”張家的人回答說。
“這是什麼道理呢?”李家的人問道。
“譬如這裏放著一個茶杯,有人不小心把它打破了。打破杯子的人不肯認錯,還理直氣壯地大罵:‘是誰把茶杯擺在這裏的?’擺杯子的人也不甘示弱地反駁:‘是我擺的,你為什麼不小心把它打破了?’兩個人彼此不肯退讓,自以為是好人,僵持不下,當然吵架了。
“反過來,打破杯子的人如果能夠道歉說:‘對不起,是我疏忽打壞了杯子。’對方一聽也馬上回答說:‘這不應該怪你,是我不應該把茶杯放那裏。’彼此肯坦白承認自己的過失,互相禮讓,又怎麼會吵架呢?”
我們想增進幸福,要常常抱著“對不起,我錯了”的心態,把自己當做壞人,謙卑自躬,好處讓別人享受,壞處自己承當,從讓步吃虧之中,來冶煉自己的心性,擴大自己的心量。我們的人生,向前的隻是半個世界,而大家拚命地往前麵擠插,而不知道轉身還有更寬廣的半個世界。我們應該學習不比較、不計較,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尋找我們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