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曾因不小心跌了一跤,使骨頭斷裂,在榮民總醫院住院。在這三天中,我看盡人生百態,心有感慨頗多。

醫院的兒童病房,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父母眼中的焦慮,大過孩子身體的病痛。孩子愛好的玩具、喜歡吃的飲食,無一缺乏,為的就是減輕孩子的痛苦,獲得心靈的些許彌補。反觀,老人病房,前來探視的兒女稀疏可見,冷清的病房,有的隻是病魔加諸老人的痛苦呻吟,及子女不在身邊的無聲悲歎。

縱使有兒女帶著鮮花、水果、奶粉、飲食前來探病,但卻行色匆匆,看看就走;也有的攜帶錄音機,不停地追問老父、老母:“講嘛!你的財產到底要給誰呀?”硬是要父母留下遺囑,分清家產,才肯離去。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已叫人唏噓;不關心父母疾病,隻顧念財產分配,令人不禁要問: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中國人的三綱五常,究竟到哪裏去了?

難道我們不會老嗎?不會病嗎?將來,我們的兒女會用什麼方式來探望我們呢?有為的兒女不會覬覦父母的財產,覺得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有能力,我能自力更生,不需要依賴父母的財產度日。甚至為報父母養育之恩,努力奮鬥,一待有成,回饋鄉裏。

現代人常常計較,國家如何待我?社會大眾如何看我?父母怎樣對我?為何不反問自己,我如何回饋國家?我有什麼可以貢獻給社會?我用什麼報答父母?來到世間,用之於社會,取之於社會,受到無數人的恩惠,總想有朝一日將自我能力貢獻大眾、社會、國家。能作如是想,人生才有大成就、大發展,也才是心靈最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