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達克的小孩(1 / 1)

1994年我到印度的拉達克。拉達克的地理位置十分靠近喜馬拉雅山,臨近冰河地帶,四季冷熱溫差相距甚大。夏季熱得寸草不生,看不到什麼昆蟲蝴蝶;冬天冷到要躲進土洞避寒,一年有半年以上是雪季。盡管拉達克的物質條件十分貧乏,但是當地居民天性樂觀善良,生活在高山上安然自得。

在拉達克,有件事讓我終生難忘。記得有一回,當我們拜訪當地的佛教團體後,正準備驅車前往下一個行程時,我發現有一個小女孩在後麵追著我們的車子,我趕緊要車子停下,搖下車窗,隻見黝黑的小手,遞來一朵金黃的小花,小女孩合掌微笑,我把手上的念珠給她。當車子再度啟動時,金黃的夕陽映著小女孩的身影,宛如純潔美麗的天使。拉達克寸草不生,小女孩怎麼找到這朵花?她送給我的不隻是山野的一朵野花,而是她一份貴重的情意。

回到旅館,我要侍者把花放進瓶中,隨行的徒眾不能理解,我為什麼把這朵花視如珍寶?事實上,那是因為我認為布施花朵的小女孩雖然外在貧窮,卻不影響她內心世界的富有,令我感動。

多年後,對拉達克這個送花的女孩,仍是懷念多多,花瓣雖已凋零謝落,回憶時,芬芳依舊。小女孩合掌的小手,奔跑的身影,像一幅畫,典藏在我的生命的寶盒,始終光彩奪目。

印度拉達克,不僅是接近佛陀的故鄉,而且是全世界最富有的民族。那一年我到拉達克,參訪了當地的寺院。參訪當天太陽好大,我身上的僧袍沒有一寸是幹的,像剛從水裏浸泡上岸。沿途幾百個小朋友,從四歲到七歲,赤著腳,衣冠不整,排隊等候我們的來到。我們以為車子過了,孩子就解散,等我們參觀、誦經,兩個小時後,再回到原先經過的路上,他們還是站在那裏,一張張安詳的臉孔,仍然向我們合掌微笑。

貧窮的國度,因為有了佛法的熏陶,每一個孩子散發出高貴的氣質,他們雖然沒有漂亮的鞋履,卻懂得用真心布施。拉達克並不貧窮,因為他們能夠給予,貧富是以人心索求或施舍,作為分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