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別人是最好的結緣方式,在歡喜、和樂的氣氛當中,為彼此增添好因好緣,不僅對方受惠,自己也獲利。富蘭克林說過:“窮其一生努力追求成功,是很正當的事;不過,當你成功時,別忘了慷慨跟別人分享,然後恬淡地拍拍手走開。”分享、布施是一件令人愉快滿足的事,因為那意味著自身富有,透露出至真至美的心地。更為神聖的是“無所著”的發心,不會造成彼此的負擔。

有一戶人家,父親往生時,留下了十七頭牛,遺囑上寫明,其分配方式是大兒子得二分之一,二兒子得三分之一,小兒子得九分之一。十七頭牛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或九分之一皆非整數,令三個兒子非常苦惱,甚至發生口角。

有一位長者,每天看著三個兒子吵鬧不休,為了息事寧人就將自己僅有的一頭牛送給他們。如此一來,十七頭牛加上長者的一頭,共十八頭牛,其二分之一是九頭牛,三分之一是六頭牛,九分之一是二頭牛,一共是十七頭牛不多不少,於是兄弟三人便把多餘的那頭牛還給長者。

一陣忙碌後,長者不但絲毫損失也無,反而替三兄弟解決了天大難題。

《四分律》談到布施之益,詮釋:“所為布施者,必獲其義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布施,能在給人歡喜的同時,自己也培植大悲心,遠離慳貪,招感無量福德。其中又以無相布施最為殊勝;能夠隨緣、隨力、隨喜、隨心而行布施,所獲得的果報遍法界虛空,世世受用。

日常生活中,口說好話、身行好事、麵上無瞋、勤勞作務、服務大眾,行住坐臥常行布施,揚眉瞬目都是布施,點滴付出皆功不唐捐,在滿人所願的同時也圓滿自己,何樂不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