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忍辱觀”,不如常人所認知,隻是壓抑、忍氣吞聲、咽下閑氣,貶低自己的人格。忍辱,深具慈悲心、智慧力,心藏法界,心包眾生,不因一時小辱,失去尊貴人身。《佛本行集經》中,佛陀與提婆達多過去發生的一段因緣,可作為我們反思的引子。
久遠劫以前,有一隻兩頭鳥在雪山下生活。一頭名為迦嘍嗏,一頭叫優波迦嘍嗏。這兩頭鳥有個習慣,有一頭睡覺,另一頭必定醒著,以觀察四周動靜。
兩頭鳥在一棵摩頭迦果樹旁邊休息,優波迦嘍嗏被徐徐微風吹得進入了夢鄉,迦嘍嗏很自然地醒著。突然一陣風吹起,把摩頭迦果樹花吹到兩頭鳥的身邊。花的香味令迦嘍嗏垂涎三尺,心想:我雖然自己吃掉這朵花,但到了肚子,優波迦嘍嗏還是會跟我一樣長養精神與力氣,同樣可以溫飽。迦嘍嗏就不打擾優波迦嘍嗏的睡眠,獨自把花給吃了。
不一會兒,優波迦嘍嗏醒過來,感到腹中飽滿,不由得打了一個嗝。疑惑地問:“你在哪裏得到如此美味的飲食,吃了讓我精神飽滿,安穩舒服,所發出的音聲美妙,清耳悅心?”
迦嘍嗏回答:“你在睡覺的時候,正好摩頭迦果樹花隨風吹到我們身邊,我想,雖然獨自吃下這朵花,但我倆都會因此飽滿具足,所以才沒喚醒你。”
優波迦嘍嗏聽了,心中氣憤難耐:“碰到好東西,卻獨自享用。從今以後,遇上好的東西,我也不會叫你的!”
過些日子,兩頭鳥碰到一朵毒花,優波迦嘍嗏想:我要把這朵毒花吃了,好讓我倆一起死去!它轉頭對迦嘍嗏說:“你睡吧!由我來守著。”迦嘍嗏便安穩地睡去。優波迦嘍嗏趁著迦嘍嗏熟睡之後,吃下毒花。等到迦嘍嗏醒來的時候,感到渾身難受,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嗝,發覺有毒氣,急急地問明原因,才知道優波迦嘍嗏做了傻事,卻為時已晚,兩頭鳥就此含恨而死。
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成長與教育的環境不同,想法、行事態度也會不同,不能深觀因緣,就無法包容異己,細心體諒,衍生出無謂的爭執、誤會。
在我們的生命中,與很多人有“兩頭鳥”的關係,與親友師長,同學同事,無緣的陌生人,乃至全人類,彼此都是“生命共同體”。如果為了自己一時的嗔恨心,而危害全體的和平和彼此的和諧,就如同優波迦嘍嗏為嗔火昧卻理性,吃下毒花,雙方俱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