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的代價(1 / 1)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在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長輩。他生性趾高氣昂,年輕氣盛,進門時挺胸抬頭,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沒料,一不小心,頭狠狠地撞到門框。長輩見此情景,笑笑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最大的收獲。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富蘭克林從中領悟到為人處事一個重要的態度,謙虛、不自滿,才能成就爾後的豐功偉業。

當年在設計佛光山的淨土洞窟時,我將入口處的三個門,左右兩邊的門都封起來,中間的門做得很低矮,用意是希望所有進到淨土洞窟的人,必須要把頭低下來才能走進去,即是告訴大家到諸佛菩薩、聖賢像前,要能求得身心的清淨無染、清澈無垢,就應該低頭彎腰,虛懷若穀。

哲人明白謙卑切要而感歎:“宇宙有多高?隻有五尺高。”我們六尺之軀的人,要在五尺高的宇宙裏生存,就必須要低頭、謙虛、保持低姿態,因為“滿招損,謙受益”,做人無須高傲自大,自以為是,就宇宙、世界之境看人類的渺小,又何須將自己過分膨脹呢?

據說,秦始皇陵兵馬俑中,就屬“跪射傭”保存最為完整,原因是它的低姿態,因為兵馬俑坑是地下道式土木結構建築,當棚頂塌陷時,高大的立姿傭首受其害,而跪射傭是蹲跪姿態,重心在下,增加穩定性,所以不容易傾倒。正如老子對弟子們說的:“我那堅硬的牙齒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軟的舌頭卻還在!”

將自己放得柔軟,學會低頭、謙讓,領悟了跪射傭的低姿態,才是真能立足於天地之間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