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事,說到“人與事”,有時候真是錯綜複雜,難於處理。但是我們每天又必須麵對很多的人與事,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有四點意見提供參考:

第一,處難明之理宜平

人際間,很多爭執、糾紛的發生,大都由於太講理,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道理,對於別人的理,卻又全然不聽,因此各執己見。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要用平常心來對待!曾國藩說:“心若不靜,省身則不密,見理則不明。”所以,對於難明之理,要能心平氣和才好。平心靜氣,不必著急,不必過分執著,慢慢來,道理總會有一個最後的公論。

第二,處難處之人宜厚

做人要厚道,厚道才能載福。寬厚之人,遇事不但可以化幹戈為玉帛,還可以獲得心靈上的寧靜與安詳。尤其是處難處之人,更要以寬厚來待他。因為有些不講道理的人,你若得罪了他,他會跟你計較,甚至玩弄權謀手段來報複你,所以,與難處之人交往,一定要以寬厚來待他。

第三,處難做之事宜緩

事有大事小事、急事緩事、公事私事。事是一定要辦,隻是我們應該要有個先後、緩急之分。所謂“大事緩辦、小事急辦”,這個“大事”是指一些關鍵性的、影響重大的、難處理的事。而“緩辦”,並不是故意緩慢地去做,更不是拖延不做,而是要小心謹慎,凡事從長計議,多方麵觀察研究,兼聽各方意見,反複思考,即使有了決策計劃,還要密切注意事情的發展,不時檢討、修訂、重議原來的決策計劃,這樣事情才會圓滿、成功。

第四,處難成之功宜智

智者做事,不以力取,但以智謀。尤其當自己無法超越對手專擅的領域時,更是需要靠智慧來取勝,如孫臏教田忌以迂回的方式與齊威王賽馬。當時從整體上看,田忌的“馬”力不如齊威王;但是他反轉遊戲規則,原本賽馬是以勢均力敵的觀念對決,而孫臏教田忌將規則改為下駟對上駟、上駟對中駟、中駟對下駟,形成了二勝一負的優勢。由於孫臏的足智多謀,使田忌以智取勝,贏得與齊威王的賽馬。所以說“處難成之功宜智”。

古人雲:“心體澄徹,常在明靜止水之中,則天下無可厭之事;意氣和平,常在麗日風光之內,則天下無可惡之人。”中國人一向重視道德修養,尤其在待人處事上,都講究平心靜氣,借由養心來達到忍性的修煉,如此才能人事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