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短短的故事:
“我記得曾不止一次聽人講過,從前有一個大富翁,家裏藏著許多珍珠寶石,其中他最
心愛的是一個極美麗、極名貴的戒指。他希望這戒指成為子孫萬代的傳家之寶,不落到外人
的手裏,所以特地在遺囑上寫明,凡是得到這戒指的便是他的繼承人,其餘的子女都要尊他
為一家之長。
“那得到這戒指的兒子、也照著這辦法立了遺囑教子女們遵守,誰得到戒指的便做一家
之長。這樣,那戒指傳了好幾代,終於來到某一個家長的手裏,他生下三個兒子,個個都很
有才德,對父親都極孝順,因此也個個為父親所疼愛。三個青年都知道那戒指曆來就是做家
長的憑證,大家都存著做一家之主的想望,就都無微不至地服侍那垂老的父親,好要求父親
將來把戒指傳給他。
“那位老人家對於三個兒子原是一樣鍾愛,無所厚薄,因此不知道究竟該把戒指傳給哪
一個才好;兒子們向他請求,他卻都答應了。他想,最好讓三個兒子都得到滿足,於是私下
叫了一個技藝高超的匠人來,照樣仿造了兩隻戒指,造得果然跟原來的一般無二。放在一
起,連那個匠人自己都分辨不出哪一隻是真的來了。
“那父親臨終時,就把那三隻戒指私下分別給了三個兒子。父親死後,那三個兄弟都要
求以家長的名份繼承產業,彼此各不相讓,大家都拿出一隻戒指來作為憑證。但是那三隻戒
指十分相象,竟分辨不出哪一隻是真的來;究竟誰是真正的家長,這問題就始終沒有能解
決。直到現在還成為懸案。
“所以,陛下,我說,天父所賜給三種民族的三種信仰也跟這情形一樣。你問我哪一種
才算正宗,大家都以為自己的信仰才算正宗呢。他們全都以為自己才是天父的繼承人,各自
抬出自己的教義和戒律來,以為這才是真正的教義、真正的戒律。這問題之難於解決,就象
是那三隻戒指一樣叫人無從下個判斷。”
薩拉丁聽他這麼一說。就知道那個猶太人十分機智,已躲避了他設下的圈套。他既然急
需款子應用,就隻得把情形如實告訴了那猶太人,看他能不能幫這一回忙。那蘇丹還說,要
不是他把難題回答得如此圓滿,那麼他本來是打算怎樣對待他的。
薩拉丁所需要的款項,那猶太人慷慨地全部應承了。後來薩拉丁有了錢依舊如數還他;
此外還送了他極貴重的禮物,並且把他看成朋友,時常接他進宮去,當作上賓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