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陳宮再勸張繡降秦王(2 / 2)

這一日,陳宮進來:“將軍,聽說劉備又增兵了,現在武關之內至少有五萬大軍了。”張繡歎了一口氣:“是啊,軍師,要不,我們也募兵吧,三萬精兵,現在就剩下這一萬四千人了,劉備卻不停的增兵,我們頂不住啊。”

陳宮:“將軍,十年前,南陽還是天下最為富裕的地方之一,可是現在,南陽士族,逃的逃,跑的跑,死的死。現在的南陽民不足三十萬,況且積弱交貧,募兵到還是可以招募一兩萬的,可是,軍餉沒有,糧草沒有,就算招募了一群人,也是一群手無寸鐵鬥誌不高的百姓青壯而已。”

張繡不是渾人,這些東西能想明白,嘲笑道:“想不到大漢第一郡,竟然比不上一個當年貧瘠的上庸,哈哈哈哈。”陳宮:“將軍,上庸進過秦王的治理,現在治下百姓四五十萬,上庸到漢中的峽道,竟然六七天就能到達,可見秦王之能。”

張繡不說話。陳宮:“將軍,麾下一萬精兵,不能為將軍保南陽,卻能為將軍保一場富貴啊,要是這一萬精兵都打完了,那將軍你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張繡:“軍師這還是勸我投降啊。”陳宮:“將軍自認真的能在這亂世之中保全自身嗎?我知道,將軍不欲世爭,可是將軍治下一個南陽郡就是禍害,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啊。”

張繡:“秦楚交戰,秦王剛剛才在荊山腳下大敗而逃,軍師怎麼在這個時候還勸本將投降秦軍啊,要降,也是應該降劉玄德啊。”

陳宮一驚,又是喜又是急。喜的是張繡這一次語氣如此鬆動,已經不像之前那麼堅決了。急的是,張繡竟然說要降劉備,陳宮的理想對象可是秦王。陳宮:“將軍糊塗啊。”

張繡大為不理解,急忙問道:“軍師何出此言啊,秦王力小,周王勢大,要降當然是降勢大者。”

陳宮:“將軍此言之誤有二,一者乃是將軍看不透秦周兩國之強弱。宮要問將軍,秦國地廣幾何,人口幾何?周國地廣又幾何,民口又有多少?”

張繡一本正經的說道:“要是地廣,秦國益州加上漢中上庸兩地,卻要比周國遼廣一些。至於百姓幾乎,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陳宮:“將軍,要是地廣,秦國有益州,周國也有涼州,二者相差不大。然而,秦國之南,南蠻以平,秦國外族之亂可謂安然。周國則不然,西涼羌人,胡人,無時不是虎視眈眈。”

“再說人口者,如今秦國上下,五百萬人口,周國不及其三成。由此可見兩國強弱。”

張繡大驚:“秦國五百萬百姓,可是秦王麾下大軍不過十餘萬,還要算上蜀中軍團。”張繡表示嚴重的不解。

陳宮:“不錯,這就是宮要與將軍說的將軍之誤的第二個。秦軍在荊山折了一萬有餘兵馬,這就是將軍所說的秦軍力小之證明。其實不然,秦國損失一萬兵馬,不出一個月,定能再次補上兩萬兵源,因為秦國五百萬人口,至少有五十萬青壯可供秦王驅使。由此可見,秦國力小一說,根本不成立。”

陳宮:“還有一點,不知道將軍想過沒有。”張繡---------

陳宮:“秦王如今兩萬精兵在與楚國交戰,要是這時候將軍領著一萬精兵投於秦王麾下,秦王豈能不重視將軍,將軍此乃雪中送炭啊。可是劉玄德呢,如今其但是武關,就有五萬大軍,將軍若是降,劉玄德可會特別重視將軍?隻怕到時候劉玄德還要趁機奪了將軍兵權,以大軍壓製,強製收服將軍麾下兵馬。”

張繡大驚:“幸得軍師分析,幸得軍師分析啊。”就在這時候,門外一聲報告,進來胡車兒:“主公,有一個自稱什麼主公故舊的人求見。”

張繡一驚:“故舊?誰啊?”張繡想了好久都想不出來自己還有什麼親人或者好友之類的是胡車兒不認識的。

胡車兒:“那人沒說全,好像是什麼文和什麼的。”

陳宮大驚,繼而大喜:“賈文和?”

張繡也是一愣,陳林首席軍師賈詡,叔父當年提過。聽說賈詡跟叔父還是不錯的關係,那邊陳宮心中卻大為高興,此事,成矣,有賈文和這人物在,還怕兩個人忽悠不了張繡。陳宮急忙推著張繡要去迎接賈詡,來人,正是賈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