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臨終劉焉,臨咀事變(1 / 3)

臨咀是永安治下東麵的一個小縣城,人口不過四五千。此時的臨咀已經相當的安靜了,逃的逃,跑的跑,秦軍蜀中兵團已經進了永安城了。此時,臨咀一座還算可以的府邸之中,巡邏家丁護院緊張的來回巡視,後院一間廂房中,一個病態盡顯的老人氣喘籲籲的看著床前還剩下的這幾個人。

這個老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年雄踞一方的益州牧劉焉,堂堂故漢之宗親劉焉。而劉焉床前站著的幾個人分別是劉焉三個兒子,劉誕劉瑁劉璋。劉焉有四個兒子,可惜老二早早就死了,現在隻剩下這三個。

還有兩個人其中一個叫費觀,字賓伯,乃是劉焉三房小妾的兄弟。還有一個叫費禕,表字文偉,是費家最為出色的一個年輕後輩,年僅十八。

劉焉艱難的巡視一眼在座的各人,心中悲涼。想當初自己是何等的風光,不像現在臨終之前竟然隻有幾個至親之人留在身邊。不可靠啊不可靠,劉焉心中想道。“賓伯,虧得是你叔侄兩人還能來看看我,唉,人走茶涼啊,世態炎涼啊。”

費觀急忙上前,握著這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老人說道:“說什麼呢,你我親家,這總是跑不了的啊,我總得來看看。倒是文偉這孩子,孝心難得。”費觀說到這,隻見劉家三子對費禕都是感激的一點頭。劉家經曆得太多了,這時候,真應驗了那句老話:患難見真情。

費禕急忙上前:“姑丈,你別說了,好生休息,過不了多久,你還能起來,教我們讀書。”費禕早已成年,但是在劉焉麵前,永遠都是孩子一個。果然劉焉一聽到這話,雖然幼稚,可是心中卻倍感親切。笑著說道:“嗬嗬,傻孩子,姑丈知道自己的事情。”

說著望著費觀,又看看劉誕三個,見三子都是神色悲切。劉焉心中一疼,他終其一生都隻是想為自己的兒子尋找一塊安身立命的地方,可是沒想到,到頭來還是失敗了。劉焉:“今日把你們叫來,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有些事情,總要交代的。”

劉誕劉瑁劉璋一聽,頓時跪下,最小的劉璋都有三十多歲了,此時也嗚嗚的哭著:“父親。”三人卻又都不知道該說什麼。費觀一扭頭,抹過兩滴眼淚,不忍看。

劉焉微微笑,臥在榻上,說道:“賈謙德是不是死了,秦軍是不是來到永安了?嗬嗬嗬,你們以為這些你們不跟我說,我就不知道了?三個月前,這劉府還每日來客不斷,半個月前,除了縣裏的縣令幾個來看看,就沒有別人。而現在呢,一個都沒有,冷冷清清的。我能想得到,能想得到。”

費觀:“你就別說這些了,不用你關心這些。”劉焉嗬嗬笑:“想關心,也是無力了啊,但是這三個不成材的,我怎麼放心得下。你們三個,過來。”

劉誕三個急忙跪著向前:“父親。”劉焉少有的嚴厲說道:“今後,這就是你們的亞父,你們要以待為父的態度去待。”劉焉指著費觀,對三人嚴厲的喝道。

費觀大驚:“這,你---”劉焉:“賓伯,沒有你,我不放心。”費觀說道:“你呀,伯季都四十有餘了,你還是把他們當孩子啊。”伯季是劉誕表字。

劉焉咳嗽著說道:“就是,毛毛躁躁的,別說四十歲,就是一百歲,也成不了大事。”接著吼道:“你們還不敗見亞父。”三人互相看了看,無奈,劉瑁對兩個兄弟說道:“父親有言,不可不從。”於是三人急忙衝費觀拜禮。

劉焉看費觀一一扶起三人,這才心滿意足的說道:“自先帝登基以來(說的是靈帝),我東奔西跑,南征北戰,不想最終落了這麼一個下場。看樣子,陳伯至是大氣已成,荊州不日也必將落入其手。”

“我終其一生,都想為你們三個打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知道這半年來,臥病在床,我才想通了許多事情。上位者,豈能安逸,就算我當初不敗給陳伯至,據守益州,隻怕也是一生沒有安寧的時候。”

“我想通了,你們,今後就在秦王麾下過日子吧。陳伯至不是狹隘之人,不會為難你們的。”

劉誕大驚,站起來說道:“什麼?父親,你要我們投降與他?”劉瑁也高聲說道:“對啊父親,可是他一手害得我們這樣的啊。”隻有劉璋低著頭細細的回味劉焉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