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議攻(3 / 3)

陳林:“哦?南蠻勢大,我軍一開始措手不及,需要緩緩積攢實力,然後才能與之一戰,這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賈詡嗬嗬而笑:“是的,主公所言正是我等之前所考慮的原因。可是殊不知我軍咋一開始措手不及,而南蠻也是剛北上,百姓急切之間排斥不已,可是等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緩和,這樣子南蠻豈不是在雲南站住了腳跟。”

法正:“文和,你莫非忘了,這是南蠻,夷人,他們怎麼可能占領城池,你何時見過夷人懂得堅守城池的。”

賈詡嗬嗬再笑:“諸位,南蠻北侵,已經十個月了,南蠻占領雲南也有七個月時間了,諸位可見南蠻有半點後撤三江的跡象?”賈詡一說,陳林也是大驚,對啊,這次突牙大王在雲南已經很久了,這,不合理啊。陳林急忙問道:“文和,這,這是為何啊,難不成南蠻夷人也要學習我漢人不成,他想在雲南自成一國?”

賈詡:“主公,這也是主公從巴東回來之後,知道了巴東所發生的事情,詡才想到的。現在雲南的叛軍,已經不是單純的南蠻子,諸位不要忘了雍門和朱褒兩人。”法正一經,立即驚叫道:“呀,文和先生的意思是說現在南蠻之所以久留不退,是因為雍門和朱褒?”

賈詡:“不錯,定然是這兩個人給南蠻許了好處,想借用南蠻之兵力與我軍抗衡,目的,還是為了雲南。現在建寧以南,漢人人口雖然隻有十餘人左右,但是若是長久時間被雍門利用,可得兵力一萬左右。再加上雍門有南蠻作為後援,隻怕雍門以為這樣子就可以割據雲南。”

陳林:“現在的雲南郡,可是當年大漢三個郡的合並,人口不多,可是土壤遼闊。要是雍門以此土地作為代價,與南蠻勾結,那後果不堪設想。”一向不說話的高順等人大叫:“什麼,將土地讓與外族?”身為大漢子民,誰不是對土地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將土地讓給外族人,這是一種恥辱。

賈詡:“主公,這隻是其一。其二,詡說我軍之前所定的戰略不一定對,是因為我等都忽略了一個氣候和人文的問題。主公可還記得剛剛來南方之時,我軍士卒水土不服的情況。現在軍中上下沒有什麼大礙,主公可能是覺得我軍來南方日久,習慣了。其實不然,而是因為現在天氣轉冷。這樣的天氣,對於我軍大多數北人來說,剛剛好。但是這南方之地,一過五六月,天氣就極度的炎熱。那時候南蠻得心應手,可是對於我軍來說卻是災難啊。”

陳林大驚,急忙從座位上站起來,這時候所有人都顯然想到了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帶來的問題。現在建寧五萬大軍之中,有兩萬是是漢中上庸一帶的人,還有很多也是廣漢巴西等地,雖然屬於蜀中,可是對於雲南,甚至雲南之南地方的氣候,還是十分的不適應的。誰也不知道這一戰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南蠻的問題,會打到哪裏,要是打到三江呢,哪裏離建寧都有一千八百裏啊。

陳林走來走去,在眾人麵前毫不掩飾心中的著急。賈詡見陳林著急,急忙說道:“主公,我軍久做防守不出的姿態,南蠻一定想不到我軍會突然間主動出出擊。詡有一個想法。”陳林:“快快說來聽聽。”

賈詡:“主公,詡認為,我們還是先行將雍門出去方為上策。且不說剛才所說的第一條,雍門極有可能想要將雲南占為己有。再說雍門乃是漢人,飽讀詩書,對於漢人的戰法熟悉不已,要是他一直支持南蠻,對我軍是極大的不利。所以,雍門必先解決。”

陳林:“哦,可是怎麼做,雍門現在不也是跟南蠻在雲南嗎?”

賈詡:“雍門在雲南不假,可是斥候回報也說,雍門為了拉攏雲南漢人百姓,同時為了增加自己的兵力,雍門並不是與突牙大王等南蠻住在雲南城。而是在留山一帶募兵,同時收買人心。”賈詡邊說邊走到地圖麵前,指著沙口身後不到兩百裏的地方說道:“就是這裏,留山周圍有十幾個漢民居住地,雲南的人口有三成集中在這個不到兩百裏的地方。但是對我軍十分有利的是,留山沒有像樣的城池。所以詡以為,我軍可以這樣,使一人,大張旗鼓的往沙口而去,每日隻走二十裏。讓蠻兵以為我軍是要搶沙口這個前線隘口,然後我軍主力卻偷偷瞞過敵軍,疾行三百裏,直奔留山,一舉擊殺雍門。留山無險可守,又不是戰略要地,我軍這一次目標隻是雍門,擊殺雍門之後,火速回軍沙口。蠻兵得知我軍出兵留山,一定會撲去留山,那時正好我軍又可乘得勝之師,攻破沙口,與雲南蠻兵列兵相對。從此可從建寧將戰線前移八百裏。”

賈詡說得有據有理,但是其中把握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主力去留山,怎麼瞞過蠻兵不是容易的事,然後留山大戰一發生,要是蠻兵不理會留山,直撲建寧,那就真的完了。

陳林低頭想了好久,高順等人也是激烈討論,最後,陳林:“文和之計不是不可行,現在我軍有數萬大軍,防守不成問題。所以主動進攻是可取的,也是孤王的心意,這樣吧,高順,陳到,黃忠,嚴顏,楊懷,高定,吳班,作為此戰進攻平蠻的主力,吳懿太守鎮守建寧,與劉華等人為大軍供應糧草,保大軍戰需之用。陳到領兵一萬,其餘六部每部五千,共四萬大軍十日之後兵出留山。吳懿太守負責領兵向沙口,迷惑敵軍,同時嚴令瀘津關楊任將軍領兵三千渡河南下,直撲沙口,每日行走二十裏,十日之後火速退回瀘津關。”

“今日議事,不得外傳,如有違令,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