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休戰過冬(3 / 3)

劉華:“主公不知啊,這白部秦國之事,被秦王自東麵驅趕而來的山越,並不是這蜀中的蠻人。這白部來到滇池之後,就在雲南之西定居了下來,自成一族,不與漢人往來,與不與蠻人來往。任何人要是闖入白部,無意者或許還能出來,要是心懷目的者,無不是被砍頭。他們就將人頭穿在木樁上,樹在族中道路上,警告來人。可以說這白部就是一個不與外界來往的世外部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那種。”

陳林一聽,呀,這,秦國?秦始皇當年在南方有五十萬精銳,就是壓著這些蠻子,想不到這白族竟然是從荊州江東等地跑過來的,不過到現在已經有好幾百年了。但是這白部的手段也太那個了吧,陳林還是擔憂:“那子夏,現在據說這蠻兵也與這白部接觸,要是這白部被蠻子招攬了呢,豈不是對我軍大大的不利?”

劉華搖搖頭,擺擺手,說道:“主公,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官得知這白部絕對不會與任何人結合的。白部現在正在密謀著西向,想越過大山,遠離大漢,在大山另一側的海邊建立一個國家。”

劉華一說,大家都亂了,陳林也是:“什麼?大山另一麵也有海?孤王向來隻知道青州,江東等地有海,怎麼這蠻夷之地也有大海?再往西而去,那豈不是要到了天之外?”劉華說道:“主公,其實不盡然,這世間何其大,無人知曉,單說那西域五十國,據說西域五十國之西,還有一個強大的帝國,叫安息帝國,安息帝國之西又有大國,西向無限啊主公。”

突然,陳林想起了阿爺當年的話:“人間,是圓的,一路西走,你能從東麵回來。”陳林從來都當成是笑話,現在,陳林突然有一種想去看看的念頭,阿爺的話,好像沒有錯過。

賈詡:“那也就是說,白部不可能成為蠻兵的合夥,如此一來,主公,詡建議,還是加大力度,拉攏雲南當地的夷人,使其為我軍所用。詡建議,由劉大人主辦此事。”

劉華一聽,戴罪立功,急忙出列大喊:“主公,華自薦,為主公拉攏十萬夷民。”說著竟然流淚,可能是想起自己的失職,丟了整個雲南的事情。陳林一看,一邊是賈詡推薦,一邊又是劉華極力自薦的,能不答應嗎。

“主公,正建議,在城外左右兩邊大營駐軍,與建寧城互為犄角之勢。”法正急忙建議說道。

陳林:“在上庸圍困蔡瑁之時,孤王下令在上庸城外挖掘溝壑,突然讓孤王想到一種全新的戰鬥方式,尤其是適用於堅守一方。諸位請想,若是我軍在建寧城外,挖掘數道巨大的溝壑,隻留下城門大道百步的地方,然後在溝壑邊上駐守大軍。敵軍若是來填埋溝壑,則以弓箭射之,豈不是事半功倍,一萬守軍可敵三萬敵軍。”

陳林拿起大筆,在紙張上簡單畫了一下設想,其實很簡單,就是挖溝,然後在溝後麵放上自己的兵馬。這樣子敵軍想要進攻,隻能是先填平溝壑,或者用長梯子過來,可是這一邊卻有大軍守著,豈能那麼容易。這樣相比在平地上與蠻兵大戰是不是要占優勢很多。

賈詡一看,說道:“主公,此法用於防守還行,可是卻同樣是極大的限製了我軍的進攻,如此一來,豈不是成了消耗時間的戰鬥。”

陳林點點頭:“不錯,如今我軍兵微將寡,實力大不如蠻兵,為由如此,先是堅守,消耗蠻兵,孤王坐擁益州全境,卻要比蠻子富裕百倍,孤王能在這裏耗一年,蠻子可能?待到明年開春過後,我此處大軍也有半年的訓練,加上後方物資也能通暢,那時,才是我軍伺機反擊的時候。”

沒有辦法的辦法,這麼做,就意味著直到明年的四五月份,都是僵持階段,雲南全郡隻怕要遭殃了。犧牲雲南,贏得戰爭,這是陳林的決定。往後,將會陷入一個漫長的堅守時期,死活不出戰,有本事你來攻城。隻要建寧不破,蠻兵就休想再往北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