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四月,距離陳林平定漢中郡已經半年了,同時也是恩師楊賜病故半年後,陳林因為是一方大臣不能回洛陽給楊賜戴孝,因此隻能忍住悲痛,在漢中施仁政兼愛民,又得閻圃協助,一時間漢中郡百姓安居樂業,商客往來,好不繁榮。
這一日陳林與幾位郡官在郡府議事,都是陳林的親信,包括主薄賈詡,郡丞閻圃,都尉高順。隻見郡丞閻圃笑嘻嘻的說:“主公,自半年前平定漢中郡後大修民政,對外招賢納士,對內勤政愛民,如今漢中郡無不一片歡聲笑語,漢中翻車更是讓今年的糧食長勢良好,今年的收成相當誘人啊,此乃主公之德。”
屋內眾人也都是個個笑臉嘻嘻,連一向不拘言笑的高順都深受感染,難得的微笑一下。陳林:“此也是眾人相互協助之功啊,漢中四十萬百姓得以安居樂業,非一人之功,眾人須再接再厲,須共勉啊。”眾人急忙大呼:“願助主公。”
這時賈詡又說了:“因為主公對外來百姓與本地百姓都是一視同仁,不曾偏袒哪一方,故而如今數萬外遷而來的百姓與本地百姓相處融洽,此乃好兆頭。此外漢中郡士族因主公並不忽視其利益,故而漢中士族對主公也是擁護有加,不過詡卻建議主公加大扶持一批新家族與之抗衡,免得來日受其要挾。”現在的漢中郡士族經過大半年的時間,見陳林並沒有太大的侵害他們的利益,因此對陳林也是很是擁護支持的。但是賈詡想的比較遠,唯恐有一日這些本地的士族會成為陳林的阻礙,因而希望有另一批人來限製本地的士族。
陳林:“嗯,文和之言有理,此也正是某半年前大肆鼓勵商賈,降低商稅的原因所在。如今已經有不少商賈之家在漢中安家,想必數年之後這就將是新一代的家族,同時某降低商稅也是因為士族土地再難以得到增加,利益受損,唯有從商途補償給這些士族了。商稅可以降低,但是土地卻不能再任由士族無休止的兼並,如今他們手上的土地已經夠多了,若是不加以限製,漢中郡將是民無所耕啊。”陳林當初一再強調要丈量土地,登記人口在冊就是在心理上讓士族們不敢再大肆的兼並土地和隱瞞人口。如此一來士族在土地之上得不到發展,陳林為了安定隻有給這些士族開辟另一條財路,那就是從商。
高順這位軍事首領又說了:“主公,如今漢中郡安定,實乃幸事,但是順近日卻得報說南麵巴山之夷恐有出掠褒中縣之意,不可不防。”高順將情況一說立馬站回去,等著陳林發話。陳林一聽,眉頭一蹙,難不成又有大戰不成,於是看向密探已經成立半年的賈詡。賈詡見陳林望來,於是說:“稟主公,夷人騷擾乃是益州年年都有,卻是不會大舉進犯,巴山之中夷人不過也是想要些糧食而已,哪裏會像黃巾賊等要顛覆漢室。主公,其實如實處理得當,不僅可不愁巴山夷民,甚至還能收其為主公所用,也不是不可能。”其實不僅是益州,無論是哪一處,隻要有蠻、夷、胡的地方總是少不了不是受到騷擾。
陳林聽賈詡如此說,好奇心起,漢中此時正需要休養,隻能能不動刀兵的就不動,於是陳林急忙追問賈詡:“哦,文和不妨說得詳細些。”不僅是陳林,無奈所有人都想知道賈詡有什麼辦法對付巴山夷人,且不用動刀兵。
賈詡見所有人都望向自己,稍微整理了一下,說:“其實詡也不過是有個大概的思路,詡在西涼之時,見有一種方法可緩和羌人對漢人的掠奪,詡以為這羌人與巴山夷人也是一般的。此法乃是在巴山與漢人居住邊界設立互市,此處可供夷人與漢人交換物質,同時置嚴明清官管理,使漢人不得欺壓夷人,夷人不得欺壓漢人,如此公平決事,可使得夷人與漢人少許多矛盾仇恨。長期如此,巴山夷人或可歸心於主公。”
陳林一麵聽取賈詡所說,心中一麵思索,覺得按賈詡所說,如果漢人與夷人成了友人,那夷人還會下山搶掠嗎,肯定是不會的嘛。據陳林說知,巴山夷人數量在三四萬之間,生活在深山之中的夷人生活清貧,但是族中青壯個個精於山地作戰,在叢林中奔跑如同猛虎,所以多年以來少有漢人成功進山打敗夷人的事跡。
賈詡說完,陳林還不住在想,到底要如何*作才能使得賈詡所說的“互市”起到最大的成效。於是陳林說:“好,便依文和之計,在褒中縣城外設立互市,植之挑選合適人選,某想親自前去褒中。”反正現在郡中無事,這巴山夷人就成了最大的事情,這也是為了後方的穩定,所以陳林決定親自前去褒中縣,甚至親入巴山,與夷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