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陳家大遷移(2 / 2)

陳林一到西城,大概了解了三城的情況,上庸民兩萬,房陵民兩萬,都有不少流民逗留在境內,未得妥善安排。陳林打算暫時以上庸為大營,因而隻在西城逗留片刻,著令縣令明日午時到上庸敘職,同時派人通知房陵縣令、縣尉一並到位。陳林等人就直往上庸縣城而去。

漢中郡三麵環山,東部就是上庸三縣,漢中北靠秦嶺,南依巴山,西邊祁山,漢中原治所南鄭,四麵地勢高,南鄭諸縣就在一碩大的盆地中。秦嶺群山中隻有陽平關出陳倉、武都,或是子午穀出長安。漢中通益州卻是南麵陰平小道分兩路可進蜀中,左路過劍閣、葭萌關到巴西,右路過涪水關、綿竹關到廣漢,巴西與廣漢之南就是成都了。

上庸縣與南鄭之間乃是一條狹長的地區,少有人煙,雖不是入蜀那般的險峻,卻也不太適合耕作,故而沒有人願意在此落戶。漢中南麵巴山中居住著不少夷民,與漢中漢人都有往來,交易貨物。

陳林來到上庸已是天黑入夜,縣令大人以及一眾縣官忙為陳林設宴接風,更有不少獻上不少金銀珠寶,也有一臉不屑的,陳林都一一記在心中,與眾官連連舉杯。一夜無話,第二日響午,陳林就在上庸府衙宣布上任,西城與房陵二縣的部分官員也在。一並坐下後,陳林急切需要的就是了解漢中此時的局勢,於是並不急著做些別的,讓賈詡坐在身後,陳林便開始聽眾官述說漢中之事。

原來這漢中米賊也並沒有如陳林想的那樣猖獗,張修自去年七月分舉旗反漢以來確實攻殺了不少官吏,卻沒有如同黃巾那般勢大。張修為了鞏固自己的地盤,威*利誘,招降了不少大漢的官吏,而張修缺少治理人,不得不重用這些原先的漢官。而這些官吏為了活命隻好與張修合作,卻又不少也是陽奉陰違,當然也有真心反漢的官吏在。

而上庸三縣遠離南鄭,又靠近鄰近荊州,張修一時之間不敢行動,就連五鬥米教也少有活動在此三縣。張修聚有教眾約有四五萬人,如今以南鄭為本營。漢中最大的士族乃是二楊,說的是漢中兩家楊姓士族,都在南鄭,此兩家雖都是姓楊,卻不是本家,還是生死的對頭。二楊之家也是大為不同,一家重文一家習武,據說如今文楊已經在為張修做事了,武楊則是每日閉門謝客,張修礙於楊家勢力,不敢為難武楊家,卻也是三天兩頭的上門邀請。

聽說張修還積極聯絡巴山蠻夷,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陳林一聽,這張修有些本事,假以時日,隻要真讓其割據一方,稱王稱霸。

上庸三縣見漢中張修越來越勢大,連連上表朝廷,希望派遣大軍前來鎮壓,就是不見朝廷回音,最後隻等來了一位太守,聊勝於無吧,聽說這位太守在汝南可是打得黃巾賊落花流水,想來對付米賊也是不差。三位縣令都是平平之輩,沒有天縱之才,也不是禍害千裏的人,陳林一夜宴席就能看得出來。漢中郡府已經不存在了,意味著陳林重建郡府可以自由安排人員,隻不過要上報朝廷,一般朝廷都不會理會太守之事的。

當夜回到暫住的地方,陳林與賈詡商議,陳林說:“文和,某欲迅速重建郡府,臨時設在上庸,不知文和有何教某?”賈詡說:“如今漢中郡局勢與主公大為有利,郡府官員無一而存,主公可自由安排,如此漢中郡乃是主公一言之堂。然而詡觀主公麾下,武力有餘,文治不足,主公何不廣開言路、招賢納士,以三月為限,重建郡府。同時詡聽漢中有二楊,心中有一計,可助主公穩掌漢中郡。”

陳林聽到賈詡建議廣開言路、招賢納士,相當高興,又忙問賈詡二楊之事。賈詡:“主公欲立足漢中郡,必要得本地士族支持,二楊在漢中郡根基穩當,不過詡卻建議主公隻用一楊足矣,文楊已經投身張修反賊,正好給主公借口。主公到時再安插親信,也不懼楊家反掌主公。”

賈詡一番話就決定了文楊的命運,陳林重用武楊,扼殺文楊,以武楊拉攏本地士族,又招納四方賢能為己用,陳林可順利掌管漢中。於是南鄭武楊府中開始出現陳林的使者,而上庸等地更是貼滿了招賢令。招賢令這般寫:咋逢國難。。。。。。。欲能者居位。。。。。。天生我材必有用。。。。。三月後重建郡府。。。。。。無論文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