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自主性原則(2 / 2)

第一,培養自我認識能力。自我認識能力是自生能力的基礎,如果一個人對自已的性格、能力缺乏清晰的認識,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缺乏真正的了解,自主能力也就無從談起。青年已具有一定的自我評價能力,但由於知識經驗不足,許多人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還很不明確、不清晰,其中不少人對自己的性格、氣質、能力、興趣、職業目標等沒有明確的認識,或經常處在自相矛盾的狀態。職業指導要使青年懂得自我認識在職業選擇和自我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向青年介紹自我認識的各種方法與途徑。提供自我評價的科學標準。以使他們能發現和發展自己的長處,克服自己的不足,增強職業選擇的針對性,避免盲目性。

第二,培養自我激勵能力。自我激勵能力是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動力。由於自我意識的產生,青年人心目中會出現兩個自我。一個是“理想的自我”,就是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另一個是“現實的自我”,就是對當前自己實際是個什麼樣的人的判斷。通常“現實的自我與理想的自我”往往出現矛盾,為了擺脫這種矛盾進而產生一種對理想自我的追求,這就是自我激勵產生的心理原因。調查與研究表明,多數青年有一定的自我激勵能力,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鼓勵自己努力積累知識,提高職業能力和加強職業品質的修養,在人生的道路上向前邁進。但也有少數人被錯誤的職業觀念所支配,貪圖快樂、舒服和安逸,把有錢、有勢作為自己的職業目標,自我激勵能力差,缺乏堅強的意識品質和遠大目標。研究表明,一個人自我激勵能力的大小強弱取決於他的職業理想、動機以及對職業目標是否有深厚的情感。因此,職業指導對人的激勵作用關鍵在於幫助青年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激發青年自我教育和培養自主能力的動機。鼓勵青年對發自本身的正當願望的追求,引導他們自覺地搞好學習和在實踐中鍛煉自己,推動自身的全麵發展。

第三,培養自我決策的能力。所謂決策,一是指對未來實踐活動的方向、目標、原則和方法的決定過程。二是指上述過程的結果,即所決定的未來實踐的方向、目標、原則和方法。職業選擇的自我決策能力是自主能力的集中體現。我們將在有關章節中做詳細介紹。

職業指導的自主原則決定了職業指導者的輔導、指導地位而並非處於代決的地位。至於指導者的建議能否被接受,指導的效果如何,就在於其建議和指導方法是否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藝術性。

§§第五章 職業指導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