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健康和諧發展的最重要條件,就是在執政黨的路線確定以後,擁有全麵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因此,社會的健康發展和長治久安,關鍵在於造就素質全麵的人才,特別是思想政治素質合格的人才。近期,黨中央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這是總結我國幾十年的發展經驗和一些國家失敗教訓的基礎上,按照科學發展觀提出的一個帶有長久意義的發展戰略目標。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需要有足夠的素質全麵的人才來保證。所以,提升各類人才、特別是黨政幹部的全麵素質的任務,就突出地提到整個社會麵前。
什麼是人才?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說法。關於人才概念的較新說法來自2005年全國人才工作會議。會後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對於當代“人才”的概念做了科學的概括。《決定》指出,“隻要具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為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作出積極貢獻,都是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我們在這本書裏所談論的人才,就是指這樣的人。
人才當然是多層次的。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國要培育的人才大體上包括三個層次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是人才的第一層次,是最廣大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基本人才隊伍,勞動者之中蘊藏著極大的創新潛力;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是人才的第二層次,這是指在各個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領域的專家隊伍;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這是人才的領軍部分,是最高層次的人才部分,一般來說,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理應屬於這個層次的人才。所以,本書雖然探討的是一般的、普遍的人才概念,但重點是指對黨政幹部的素質結構的要求。
我們正處於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麵臨著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的壓力,同時也麵臨著國內艱巨的改革任務和社會發展方麵的問題。這一代人才擔負著繼往開來的曆史使命,要在自己手中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這關係到中國的前途和命運,關係到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任重而道遠。應該從這個高度深刻認識提高人才素質的迫切性。具體來說,這種迫切性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麵進行分析。
(1)堅定地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需要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棊本路線,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能夠經受風險考驗,順利達到最終目標的最可靠的保證。
正確地理解和堅定地執行黨的基本路線,自覺地在工作中把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統一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要求我們的人才必須具有較高的素質。
在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實踐中,曾經出現過各種錯誤傾向,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由於占據重要黨政領導崗位的人才思想素質和政治素質不高造成的。
20年來,那些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和政策,那些拋棄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的錯誤主張,除了物質利益方麵的原因之外,還有思想認識上的根源或政治立場方麵的原因。對待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革,既出現過西化和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觀點,又出現過簡單僵化的觀點。這些錯誤傾向都會給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帶來程度不同的衝擊、損害和曲折。隻有切實提高人才的思想素質和政治素質,才能堅定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才能堅持社會主義改革觀,既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又有開拓進取、積極探索的精神和作風。
(2)防腐倡廉、拒腐防變的需要
反對腐敗是關係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嚴重政治鬥爭。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警鍾長鳴。現實之中,一些高級領導幹部不斷出現腐敗現象,引起了全國各界的密切關注。一些本來很有作為的高級幹部的蛻變和腐敗,確實令人痛惜。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一個人才,怎麼樣才能經得起市場經濟的考驗,怎麼樣才能經得起執政的考驗,怎麼樣才能經得起改革開放的考驗,確實是一個值得長期思考和解決的新課題。誘惑因素的增多,使得許多人看不破酒色財氣,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進行權錢交換的勾當,從而毀滅了自己。近期,一位法學界的朋友告訴我,新時期我們處決的各類腐敗分子,其數量與解放戰爭期間消滅的國民黨軍隊的數量大致相等。我很吃驚,懷疑他算錯了。這位朋友很鄭重地告訴我:事實就是如此。事實如果真的如此,就不得不令人深思。從全黨來說,反對腐敗,教育是基礎,法製是保證,監督是關鍵。但從黨政幹部自身來說,保持與群眾的密切聯係,自覺地抵製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是根本的一環。這屬於政治素質的一部分。所以,新時期的人才隻有具有較好的政治素質,才能做到防腐倡廉、拒腐防變,才能保住人才的健康成長。在21世紀,我們的人才,有沒有抵禦各種新的誘惑的素質,不但是一個人才是否全麵發展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人才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