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她才發現了鼎影上的小篆文字。那字個個隻得蠅頭大小,全都不是琅天界的在籍文字。
可怪就怪在這裏,雖是異國的文字,夜殊卻都認得,像是天生她就該認得那般。
夜殊輕聲讀著鼎影上的字,如禪宗梵音般的音調從她嘴裏念出。
那是一篇八荒鼎經,或者該說是八荒鼎經中的序篇,名為“鼎息”,是試用於養護鼎胎,讓鼎足生成鼎息的法門。
上頭的字也不知是鼎族的那位先賢留下來的,是那位先賢根據陰陽鼎而創下的獨特的修煉心法。
那名上古鼎族先賢在陰陽鼎被煞氣汙濁後,也跟著隕落了。在她隕落之前,卻是將自己的用鼎和煉鼎的心法全都封印在了陰陽鼎內。
歲月蹉跎,鼎身上的封印,在幾日的赤霞火煉化中,悄然破解。這才顯出了陰陽鼎上八荒鼎經。
夜殊在習得這篇“鼎息”前,修習的尋常的道門修煉,也才煉到了練氣三四層而已。
而這一篇八荒鼎之開篇鼎息,卻走了道禪相結合的路子。它將煉氣階和練鼎融為一體。所有的修煉,都是圍繞著那一口陰陽鼎來進行的。
淬過了火的陰陽鼎,表麵流光宛轉,表麵那幾道黯淡多時的神紋,也多了些光澤。
“鼎息篇共分為練息入體,凝息為神,神鑄鼎胎,鼎身化靈,四個階段,”夜殊雖能認得陰陽鼎上的鼎族古篆,卻也隻能是囫圇吞之,具體的含義卻是隻能猜個大概。
照著八荒鼎經上所說,這門心法,總有八篇,鼎息為第一篇,餘下的幾篇暫時不得而知。
鼎主唯有不斷的增進修為,鼎隨之晉階,才能出現餘下的八篇鼎經。
夜殊讀完鼎息後,整章“鼎息篇”,隻是傳授了一套打坐的姿勢。 夜殊要做的隻是這一套打坐姿勢學習熟練。
鼎息法,夜殊雙腿盤底,腳跟依勢彎曲著,直達肱骨處,雙腳點地,兩臂抱膝,頭部亦是落到了地麵。
人如三足鼎,雙腳呈弓形,額頭點地,人如半拱。全身的每一寸肌肉都繃緊。
鼎姿一成,既要運周身之靈力與體內,以腹下丹田為引,控製周身靈氣運行於周身,此為鼎息第一層。再緩緩控製每一處的靈氣,將身子視同陰陽鼎,讓靈氣流暢地運行於全身,此為第二層。至最後,丹田化鼎,內生鼎息,丹田成丹鼎。
夜殊在灰髓煉體時,身體強度是強了,可隨之而來,韌性也差了許多。
僅僅是三足鼎的一個動作,夜殊已經是累得不能動彈,她人是在丹房之中,汗水從她的毛孔中溪流般湧了出來。
好不容易才擺成了一個似像似不像的三足鼎姿,夜殊的腦中也已經是含糊一片。
她身形不變,人就呈了三足鼎的姿勢,渾噩著睡了過去。
丹房內,赤霞火陣隨著夜殊神識的渙散,也漸漸熄滅了。
夜殊落在了地上的額頭處,無數的靈氣分別彙聚到了她的天靈百彙等數個大穴處,衝刷著她的奇筋百骸。
皮膚上,灰髓煉體留下的灰蒙蒙膚色,像是霾氣般,或消或散。
陰陽鼎內,露出了片金燦燦的光色。
在八荒鼎經顯出篆文時,在遠離琅天界的某一界內。
一座聳入了雲端的巨大山體,,那山體猶如一把刃劍直插入雲霄。
山高不知幾何,山體垂直入地,即便是插翅也難以輕易到達。
無數的火燒雲環繞在山體周圍。雖是沒有落日餘暉,山體卻散出了如同紅金砂般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