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卻不是因為澹台煙雲救自己才想起他。
結果還是被天機子說中了,緣來緣滅自有天定,人心本不受自己控製。
想到剛剛澹台煙雲似乎是想跟著跳下來,但是被一個青衣人拉住了。
還好沒有跟著自己下來!北堂煦想著,心裏有一股暖意流過,這個人,真的是可以為了自己奮不顧身。
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一直逃避,強行壓製心裏的情感,想要兩全其美,結果卻傷人傷己。
如果還有機會上去,我會告訴你。
澹台煙雲,我會告訴你,我心裏真正的聲音。
這種強烈的念頭讓北堂煦產生了求生的欲望,不能死,不想死。
北堂煦支撐著身體,艱難地向四下張望,想找可以借力的地方。
忽然眼睛一亮,就見在他左下方五丈開外的地方有一塊突出的平地,那塊平地伸出崖壁兩丈多,而連著崖壁的地方黑乎乎的,似乎有一個山洞,洞口還長著綠色的藤蔓植物。
北堂煦觀察了一下地勢,估計了一下距離,隨後深吸一口氣,猛地把劍拔出,往下一縱,身體貼著崖壁,腳下踩著突出的石塊,不一會便落到了那塊平地上。
北堂煦站在那塊突出的地上看了一下,發現是一塊巨大的石頭,石頭表麵非常平整,因為落滿泥土,所以看起來像是平地,北堂煦又看向那個黑乎乎的山洞,發現山洞洞口有鑿過的痕跡,看來這塊石頭和這個山洞都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工開鑿的。
換句話說,這個山洞,以前應該有人來過,可是誰會在懸崖半空鑿這麼個地方呢?
北堂煦帶著疑惑走進山洞,山洞不大,差不多一間房子的大小,借著斜進來的光線,北堂煦看到山洞裏有簡單的桌椅,桌子上擺著燃剩一半的燭台和打火石,已經盡數落滿灰塵,山洞邊上是一張石床,石床上似乎躺著一個人。
北堂煦向前一看,發現是一具骸骨,身上的布衣已經朽爛,應該是以前住在這裏的人。
這是什麼人?為什麼會住在這樣一個山洞裏?
北堂煦跪下來拜了幾拜,起身翻動骸骨,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些什麼,這個人既然住在這裏,就應該知道怎麼回到崖上去,也許他會留下線索也說不定。
北堂煦將骸骨翻了過來,就發現骸骨身下的石床上刻著字,看字跡應該是用石頭劃的,北堂煦仔細一看,隻見石床上刻的是:
生於亂世,金戈鐵馬,一心平定家國,奈何慘淡收場。
永平七年,兵臨蘇州城下,不慎為叛將所害,身負重傷,逃至百花穀,幸得安寧所救。安寧絕色,乃千金之身,不堪亂世,避禍於此。吾二人相遇相知,傾心彼此,奈何立場相悖,情深緣淺,終是一別。後太祖戰勝,天下歸心,定年號長寧。安寧回宮為永平帝奔喪,太祖一見傾心,欲納為後妃,安寧抵死不從,餘以兵權相逼,求太祖釋放安寧,後安寧隨侍衛杜青離去,太祖以叛亂之名,賜餘死罪,幸得軍中舊友以命力保,終得赦免。太祖感念餘前生軍功,順餘之求,於百花穀後懸崖開鑿山洞,廢餘武功,長囚於此,並詔告天下,謂餘已被賜死。
半生戎馬,名震天下,然此餘生,所懷所感,皆為與安寧於百花穀中半月光陰。有道是絕色傾城,然安寧一生清淡,隻求天下太平,喟歎吾二人此世無緣,若有來生,但求重逢於太平盛世,攜手笑看雲淡風輕。
若有來者,見此遺書,懇請將餘之骸骨,運往西北春城,與安寧合葬。
長寧十六年,澹台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