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三十章(1 / 3)

生活, 對素沙來說,是媽媽溫柔的手,和煦的拂過。

對凡度來說, 估計就是後媽的手, 大耳光哐哐。

所以,凡度特別有自知之明,想的也比較多。

他當然清楚,自己是鵠陽之體。

這種道體除了能用來快速的提升修為外, 對凡度自身,也有一定的優勢, 他修煉的過程中, 很少受到什麼雜念的影響, 靈台清靜,修為紮實,如果不是運氣太差, 又有外因沒有繼續修煉《太初天元功》, 現在的修為遠不止築基後期。

素沙與他算是初識,在問心石前發下心劫誓之後,能保證他們為彼此守秘, 但這不代表兩個人之間就有了聯係。之後認主念龍劍,被三個修士偷襲圍攻, 素沙出現, 才開始讓凡度有些驚訝。

萍水相逢, 不必做到這一步的。

再後來, 素沙算是救了凡度一命,將他扶到安全的地方,還分給了凡度一些自己的好運氣,想拜他為師時,凡度難免想歪。

自己的道體,自己的傳承,都頗具誘惑力,但隻有凡度自己清楚,鵠陽之體和無念劍君的傳承,帶給他的麻煩更多,遠沒有旁人想象的那麼好。

素沙堅持要拜自己為師,凡度向她言明利害時,其實也是告訴素沙,他並不是一個適合拜師的對象。

修真界的通用法則是,沒有成長起來的天才,全是一紙空談。

在凡度真正掌握無念劍君的傳承,重現逆天改命劍修的光輝之前,他隻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修士,不值得素沙拜他為師。

築基之後,內功即成唯一,具有排他性,素沙如果用《太初天元功》築基,日後將和凡度牢牢的綁在一起,利益同享,風險共擔,凡度不太在乎旁人,可是,也不想隨意拖一個無辜的小姑娘下水。

可素沙聽完這些,還是堅持拜師,那必是有其他原因了。

凡度很少去信任他人,習慣了獨行,卻冥冥之中點了頭,然後看到了素沙那抹很淺的笑容。

看著冰冷的女修,笑起來卻很甜,像是星星掛在天邊,也像是煙花點亮夜空。

可能是剛認主念龍劍,又受了傷讓凡度心緒不穩,也可能是秘境中死裏逃生,道體被發現,讓凡度思慮過多,一向很少與其他修士有牽連的凡度,就這麼答應了素沙的拜師請求。

沒什麼正式的拜師禮,也沒有天地日月的見證,兩個人呆在昏暗濕冷的地下溶洞內,又立下了“同船渡”的誓言。

然後,凡度看到了新收的徒弟“去築個基”,好像摸到了拜師的真相。

什麼道體,什麼傳承都不重要,自己的徒弟身上的秘密,可能比他還多。

“那,凡度?”素沙改口,忙指了一下自己的耳朵,“這是在石門下找到的,囚龍鎖。”

偷襲的時候,凡度自然也注意到了素沙,用一個法器將築基後期牢牢的捆住。

不是沒有法器能做到這一點,隻是,練氣期操縱的法器很難抵住築基後期的掙紮,可素沙捆住對方之後,對方連動彈一下的機會都沒有。

這一點,自然讓凡度心生疑惑,隻是他沒有想到,素沙告訴他這個囚龍鎖,是星級仙器。

雖然說,囚龍鎖和念龍劍同階,可是凡度想想自己找到念龍劍受的傷,認主念龍劍時遇到的偷襲,再聽聽素沙是歪腰撿到了囚龍鎖,就得到了一處漂亮的桃花耳飾,隻覺得和素沙說話,真的不太適合自己養傷。

但現在,凡度也明白了,自己的小徒弟拜他為師,立下“同船渡”,不止是他有秘密,她的秘密也不少。

畢竟,隨便挖個盒子,就能撿到仙器的修士,肯定不是什麼普通修士。

而在“同船渡”的誓言下,兩個人都知道彼此的部分秘密後,素沙明顯放鬆的多,她想想凡度的道體和傳承,猜測道,“是不是往生門裏,有什麼仇人沒有解決?”

素沙說這個,其實是想問問凡度要不要幫忙,她不太明白,為什麼天生適合練劍的凡度要去往生門,隻是,不理解的背後,必有苦衷,她就隨便想了一種可能。

然後,凡度有點驚訝的看著她。

猜中了?

素沙發現凡度的表情後,有點試探的問,“難道對方是德高望重的主持?不,這個年紀應該對不上,總不能是他的私生子吧!”

能被和尚僧人稱為隱秘的事情,基本上都和破戒有關,吃吃肉喝喝酒還能用‘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解釋,有女子有私情還生下孩子就沒法辯解了,基本上都是高僧磊落一生的致命汙點。

素沙不太懂午陽中世界的往生門,可是,人都是有共通性的,戒律相關的悲劇故事,在地球能找出來一大摞,各類武俠小說也頗愛寫類似的情節。

反正,瞎猜也不用負責,她就隨便說。

結果,凡度的表情更難以言喻了。

素沙是問心石變得吧!

有“同船渡”誓言在這裏,關於和尚之仇的事情也不是什麼秘密,凡度就大概向素沙解釋了一下,讓他隱忍多年的仇人,到底是誰。

素沙猜的很準。

還真的是往生門現主持多年前留在凡世間的私生子,對方未入道前是個正邪不分的劍者,任性妄為,漠視他人生命,撫養凡度的和尚就是在他旁邊,多給了兩個乞兒些飯菜,就被對方扯過來戲弄虐殺。

和尚也是有些武功在身的,可是,劍者拿兩個乞兒的性命威脅和尚,心善的和尚就被對方欺騙,凡度找到和尚的時候,地上就躺著三具屍體,一大兩小。

可偏偏,對方又被還沒有成為主持,但也是一位高僧的大師找到,戒律清規,過不去血脈親緣,他發現自己當年留下的孩子頗具慧根,就感化他讓他放下屠刀,拜入佛門。

當一個劍者,不過瀟灑幾十年,拜入佛門領悟仙緣後,豈不快哉。

劍者是很識時務,會比較算計的性子,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世,看他的生父裝模作樣要當自己的師父,自然也很配合剃度,成為了往生門的弟子,也成為他生父的親傳弟子。

自古以來,放下屠刀,過往好像就可以既往不咎了,可和尚和兩個乞兒,以及之前被劍者奪去生命的人,該如何伸冤呢?

凡度把屍身埋葬好,將和尚攢了很久的銀兩,為他買來的小鐵劍也埋在一旁,換好衣服跟著去了往生門,不殺了對方,凡度不會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