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開吃也是希望工作人員能吃得自在些,由於穎招呼著,飯菜管夠,養足精力。

這間家常菜館是老字號,已經傳了三代,菜品是最地道的本地口味,是很多老饕的最愛。隻是價格偏高,不是尋常百姓會常來的地方。

“嚐嚐看,都是這裏的招牌。這道紅燜豬腳要提前三天預訂才有,一桌隻限一份,香糯不膩,趁熱味道更好。”說著,聞嶼連皮帶肉地給葉琰聲夾了一大塊。

“謝謝聞嶼哥。”忙叨了一上午,葉琰聲也餓了,“你經常來嗎?”

葉琰聲作為本市人,對這家菜館的名字可以說耳熟能詳,但從來沒來過。以前是家裏條件不允許,他父母也隻是一般工薪階層,祖母養他和姐姐的時候,更是省吃儉用地要供他們上學。後來姐姐工作了,家裏條件好了些,但老人省慣了,根本不可能來這裏吃飯。再後來葉琰聲成名,賺了不少錢,可祖母已經不在了。

像這樣的老菜館,總歸是一家人,或者三五老友一起來吃,更有意思和味道。吃著從前的味道,回憶著小時候的事,這是屬於這個城市的人獨有的記憶,也是一份樂趣。

葉琰聲想過,等下回姐姐回來小住時,如果願意,可以一起來吃。但沒想到第一次來,居然是和聞嶼一起。

“嗯,家裏長輩特別喜歡這裏。以前每個月都要來一兩回。後來爺爺那一輩人都過世了,我父母這一輩來得沒以前多,但逢年過節、宴請朋友,都會首選這裏。以前我媽還說,等我結婚了,要在這裏辦婚宴。今天這頓就算意思到了。”聞嶼笑著繼續給葉琰聲夾菜。

聞嶼家裏條件好,葉琰聲是聽說過的。他也知道這家菜館並不對外承接婚宴,隻有老板的老友,才能有幾分薄麵,擺上幾桌。宋女士能這樣說,想必跟老板是有交情的。

今天這頓當然不能算是婚宴,不過聞嶼的心意他領了。無論是真的作為慶祝,還是嘴上博個好聽的名頭,聞嶼該做的都做了,至少是比他做得好的。

“聞嶼哥,你也快吃吧,別忙活我了。”聞嶼一直在給他夾菜,到現在一口還沒吃上。

聞嶼微微點頭,夾了自己喜歡的菜。

飯吃到一半,聞嶼突然想起什麼,說:“對了,還沒拍照。”

葉琰聲以為他要拍這些菜,但菜都動過了,現在拍出來也不好看。

但聞嶼卻從隨身的包裏拿出兩人的結婚證,說:“這個拍張照,到時候一起發微博。我看別人都這麼發,咱們也不能落後。”

葉琰聲剛想問要不要去窗台那邊,光線會好一些,就見聞嶼把兩張證往桌上的空處一放,拿起手機按了兩下,就算拍好了。

葉琰聲:“……”

沒有講究的背景,沒有合適的濾鏡,甚至沒有足夠的光線,就這麼傻瓜式地拍了——簡直直男。

聞嶼還自己欣賞了一下,似乎覺得很滿意,把手機遞給葉琰聲讓他看,道:“就用這張吧,挺好的。”

葉琰聲作為一個拍照喜歡擺角度用濾鏡的人,看著這張過於“真實”的照片,有種無力吐槽之感。說聞嶼不重視吧,聞嶼畢竟帶他來吃了這頓飯;若說他重視吧,就這張照片而言,水平簡直比隨手拍的還不如。

“哥,你是不是喜歡女的?”這話葉琰聲從沒想過要問,但麵對這張照片,葉琰聲簡直太好奇了。

聞嶼眼裏閃過些許茫然:“沒有,我青春期就知道我喜歡男的。”

“哦。”葉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