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朋友看了我在朋友圈發的貓的照片後跟我說:“你家養的是名種貓吧,真可愛。”“你家養的是名種貓,當然要吃好點兒的貓糧。”
他們所謂的名種貓,就是外國品種的貓,比如英短、美短、布偶、加菲之類的品種,與之對應的是國產貓,也叫土貓或中華田園貓。
私心裏,我很反感土貓這種叫法。我更願意把我們的國產貓叫中華田園貓,就像中華田園犬一樣。其實我們中國的貓並不土。日本人利用我們的中華田園犬繁殖出了秋田犬,秋田犬遺傳了中華田園犬性格溫和、樣貌可愛等諸多優點而成為世界名犬。誰知道陪伴著我們的祖輩一起走到今天的中華田園貓會不會繁殖出世界名貓呢?
其實,對於一個真正愛貓的人來說,沒有洋貓與土貓的區別。你把它帶回家,你跟它朝夕相處,它就是你的朋友、你的夥伴、你的寶貝。古人說敝帚自珍,指的就是這種感情。不管它是不是名貓,不管它好不好看,在你心中都像珍寶一樣可貴。
也就是說,當我養中華田園貓的時候,我最愛的就是中華田園貓。我今天之所以如此喜歡貓,是因為我小時候養過一隻中華田園貓,是那隻中華田園貓給予了我溫情與感動,令我對貓產生了深刻的感情。
可以說,我現在這麼寵愛家中的貓,正是那隻中華田園貓打下的基礎。我家的貓能擁有現在這麼安逸的生活,完全是那隻中華田園貓在二十多年前打下的“江山”。
那時候我十多歲,正是一個少女成長中最敏感的時候。我生活的地方是一個經濟較落後的農村,我的父母是一對農民,他們生育了四個孩子。那時候的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的年代,農村的發展依然緩慢而無序,有本事的人都以進城打工為榮。
而我的父母因為有四個孩子的牽扯,不可能進城務工,隻能在繁重的農活兒裏掙紮,過著勤勞而不致富的生活。農產品的廉價和難以流通,成為製約他們致富的最大瓶頸。
所以,盡管他們起早摸黑地勞作,也僅夠一家人糊口而已。日夜勞碌,疲於奔命,看不到未來的亮光,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對子女的教育便變得粗暴而簡單,把責罵視為教育。生活中鮮有表揚,鮮有欣賞,隻有沒完沒了的農活兒和責罵,少女時代的我,敏感而憂傷。
幸虧家裏養了一隻貓,一隻土黃色的中華田園貓。
那隻貓自然不是養來當寵物的,它有一個明確而艱巨的任務——保護閣樓上的稻穀。
我家種了七畝水田,一年兩造的稻穀除了交公糧外,全部曬幹了放在閣樓上。這些稻穀不但要養活我們一家六口人,還要養活家裏的雞鵝豬鴨,可說是全家人的命根子。
而老鼠是農家人最討厭的賊,它們的鼻子靈得很,牙齒利得很,不管你用了多少層袋子裝稻穀,不管你把稻穀藏得多麼高,它們總有辦法悄悄地找到,把袋子咬開,偷偷地把稻穀吃得隻剩下一層空殼。
為了保護全家人賴以生存的糧食,母親在鎮上買了這隻狸花貓。
剛到家的時候,這隻狸花貓又瘦又小,可憐兮兮地叫著,那稚嫩的聲音,那害怕的小表情,立即打動了少女的心,令我產生了一股同病相憐的感覺,主動擔負起每天喂貓的任務。
在農村裏,總是要等到全家人都吃過飯後,才能裝點兒白飯,澆上點兒菜汁,或是拌上吃剩的魚骨頭給貓吃。
可是,我不忍心這樣對它。我常常利用“職務”之便,給它謀各種福利。我是負責煮飯的,家裏有魚時,我一煮熟魚就會挑一塊有肉的給它吃;家裏有肉,我常常趁家人不注意,悄悄地拿塊肉帶去廚房給它吃;家裏沒有魚沒有肉時,我會悄悄地煮一個蛋與它一起吃。家裏養著雞和鴨,從來不缺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