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腦外設”,秦有禮已經有了大概的思路。
聖地網絡和互聯網終究不一樣。互聯網需要為用戶提供鼠標、鍵盤等等操作工具,因為互聯網本身無法與用戶產生互動,所以才需要操作工具。
聖地網絡就不一樣了,修仙世界有靈氣的存在,有功法的存在,還有各式各樣等待秦有禮發現的新鮮事物,聖地網絡充分考慮到修仙世界的特殊性,網絡直接以功法的方式呈現於用戶的腦海。換而言之,聖地網絡和用戶是存在互動的。
使用聖地網絡的用戶不需要“鍵盤”和“鼠標”,他們的意識就是“鍵盤”和“鼠標”,打字、切換頁麵、退出、進入、點擊等等功能,用戶們僅憑意識就能完成。
所以在考慮“電腦外設”的時候,一定不能先入為主,要充分認識到聖地網絡的特性,了解聖地網絡和互聯網的區別。
對於聖地網絡而言,“電腦外設”應該是連接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橋梁。就像宋盈盈提出的問題,聖地社區公司成立之後,如果員工們沒辦法基於現實操作影響聖地網絡,那麼聖地社區公司等於名存實亡,因為公司對聖地社區沒有管理能力。
所以“電腦外設”最重要的一個作用,是讓用戶可以基於現實在聖地網絡實現各種操作。
“需要一套交互係統,至少需要涵蓋……影、音、像、字四個方麵。”
影,影像,例如直播、視頻、動圖等等。
音,聲音,例如音樂,語音,提示音等等。
像,圖像,例如照片,表情包。
字,文字,例如文案、帖子內容等等。
想到這裏,秦有禮忽然發現一件事,交互係統的重點和媒體果的功能很接近,媒體果自帶“影音像”三個功能,也許對媒體果的程序進行修改,可以把“媒體果”變成“電腦外設”,如此一來還能節省了一片世界樹樹葉,兩全其美。
秦有禮沒有著急,他繼續深入思考“電腦外設”還需要哪些功能。
現在的聖地網絡並沒有“複製”“粘貼”兩個功能,也沒有“截圖”“屏蔽”等功能,如果聖地網絡想要蓬勃發展,深化用戶體驗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畢竟聖地網絡是一個產品,想讓用戶產生粘性,“以人為本”是不可能忘的精神。
“以人文本,說起來容易,幹起來難呐。”
秦有禮開始抓耳撓腮,最難實現的恰恰是“複製”“粘貼”“截圖”等等功能,因為他不可能一個一個的設計,否則他的工作量太大了,放在地球一般都是由上百人組成的小組日以繼夜的完成,現在秦有禮隻有自己一個人,給他半年時間他也無法完成。
“思路……思路很重要……”
秦有禮急得在工作間來回踱步,不得不說,踱步可謂是程序員的靈感源泉,閑著沒事走兩步,說不定靈感就來了。
“我可以讓用戶自己設計功能啊……”
想到這裏,秦有禮的思路豁然開朗。聖地網絡和互聯網是不一樣的,聖地網絡根植於用戶的意識中,操作更便捷,使用更自由,互聯網由於需要電腦作為載體,所以才需要程序員設計出一個又一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