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喪的禮儀,出自真心誠意的表現,有時候不必拘泥死守儀式,否則倒果為因,反而造作惡業。有一天,莊子看到一位婦人用扇子搧新墳,覺得奇怪,就問緣故,那婦人說:“先生,您有所不知,本地風俗,寡婦要等墳土幹了以後才能改嫁,所以我用扇子搧墳,希望它快點幹,我就可以再嫁了。”
莊子料不到有這麼一段因緣,冷冷回答:“不必了,心裏幹就可以嫁了,不必等墳幹。”
沒有真心誠意的婚喪禮儀,徒具形式,有什麼意思?
我曾經為信徒誦經送喪,見過民俗對喪家的紛擾:一家有喪事,親友鄰居紛紛獻策,七嘴八舌,提出種種風俗習慣,弄得喪家無所適從。我也見過幾個了不起的喪主,麵對一團混亂的局麵,他快刀斬亂麻的大喝一聲:“請不要講了,去世的是我的父(母)親,請你們讓我依照他們最後的希望去做!”
看地理風水,日期時辰,這也是不必要的風俗習慣。例如,新官上任,改大門方向,換辦公桌角度……先後三任官,就改了三次門,換三次桌,依然是黯然下台,有何意思呢?入土時間定在晚上7點半,太陽都已下山了,大地一片黑暗,在陰森淒慘的墳場將親人下葬,那種黑暗淒涼的情境,一生一世不能從心裏拔除,死者不甘,生者不安,何必呢?
我開始建設佛光山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佛光山風水不好,勸我:“師父,找個風水先生來看一看吧。”
有的信徒自己去找風水先生,偷偷來幫我看佛光山的地理好不好。風水先生說:“山前有個高屏溪,水一直往外流,主漏財,錢財都會隨水流去。”
信徒趕緊跑來告訴我,我說:“這個水不一定代表財,水是佛法,水往外流,表示佛法往外流,法水長流啊!”
從這個角度看,可以知道——地理是建立在各人的心中。現在很多人到佛光山來看,又說佛光山地理很好。不但有地理,還有地氣、地運,什麼山走龍勢,陰陽和會,還用羅盤去量,這裏怎麼對得好,那裏如何的相稱,這一塊地是蘭花瓣的地,一瓣一瓣的跟山頭的形勢一樣……怎麼說怎麼好。其實,依我看,不要說蘭花瓣的地,就是枯草地也沒關係,我一樣可以建出佛光山。所以化腐朽為神奇,一切在於人為。
對於民間婚姻的病態,我提出一個根本上的治療方法,青年男女的婚姻,隻要真心相愛,隻要彼此心甘情願相守一生,這就夠結婚的條件了。
對於喪葬的禮儀,也提出幾點參考:
1.不要虛榮:應尊重死者心願。
2.不要執著:誠意比虛節重要。
3.不要鋪張:莊嚴、哀傷、肅穆勝於吹吹打打。
4.不要迷信:治喪,無非求死者安,生者孝,一盡哀思悼念而已,不必刻意造作。
5.不要讓死者和活人爭地:現代的喪葬,動不動要買多大的土地,建多大的墓園,這是沒有必要的。生前與人爭地,死後還要與活人爭地,這不是棺材裏伸尺——死要地?東初法師曾經說:“人真是貪心,生的時候要地要地,死了以後還是要地。”他說:“我死了以後,不要土葬,最好把我燒化,骨灰放進海裏喂魚、喂蝦,讓無用的身體再和魚蝦結緣。”
6.火葬最好:父母死後,再用火燒化,有的兒女總覺得舍不得,不忍心。可是,不用火化,讓父母屍骸深埋土裏腐爛發臭,任由蟲蟻啃噬,難道就忍心嗎?土葬要撿骨,從土裏挖出來的骨骸,再良善的孝子賢孫都覺得腐臭,不敢接近;火化後的骨灰,你把它擺在床頭跟你一起睡覺,都沒有什麼不好。怎樣髒的東西,水可以洗淨;怎樣的破銅爛鐵,火煉之後,又成為新器皿;家中供的佛像,誦的經書,不用了,就用火燒化,表示尊敬;同樣的,腐朽死亡的身軀火化以後,成為更清潔的灰骸,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