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1 / 2)

兩千年中芯國際落戶浦江,標誌著世界芯片產業鏈開始往中國遷徒,截止到零八年,浦江在芯片集成製造產業上的累計投資,總額已經超過一百二十億美元,但主要以代工為主,跟國際先進的芯片代工企業相比,存在二到三代的技術代差,隻能從事利潤率最低的中低檔產品代工生產;再加上芯片集成製造的技術更迭速度極快,這使得目前在浦江投資建廠的九家芯片集成製造企業,到目前都難以盈利。

同時又因為芯片集成製造的技術更迭速度極快,國內已經啟動運營的芯片集成製造企業,必須不斷的更新技術、建造技術含量更高的新廠,才不至於讓之前的巨額投資打水漂。

華晶集團作為國內芯片集成製造產業的第一梯隊成員之一,從九八年籌建算起,目前總投資已經超過一百億人民幣,在浦江、北京建有兩座八英寸的晶圓廠,技術水平在國內僅次於中芯國際,除了矽晶片生產外,在芯片封裝測試以及集成電路設計等方麵都有相當底蘊的積累。

華晶集團目前主要也是依賴國家及地方政府的財政補貼,勉強保持微利運營,處於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虧損的邊緣,但即便如此,華晶集團還是在積極的籌建新一代65納米製造的先進晶圓廠。

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國內市場對芯片的需求,隻會不斷的擴大,而華晶集團也需要不斷的積累跟持續擴張,才有可能縮小與國際先進芯片集成製造廠商在技術及成本上的差距。

最初還是華晶集團先找到大商資本,希望大商資本能夠注資新晶圓廠的建造,但當時大商資本主要關注在商都、青泉投資建廠的高新產業項目,而商都及青泉又不是華晶集團理想的新廠建造地,雙方接觸了幾次,一直都沒有談攏。

嘉湖觀瀾產業小鎮項目啟動之後,大商資本與華晶集團的節拍才一致起來。

嘉湖毗鄰浦江,國內外有相當一批先進家電、消費類電子製造企業在嘉湖落戶,對芯片的需求巨大,人才聚集以及地方政策支持等方麵,都有相當大的優勢,但最後的難點,還是落在資金的籌備上。

晶圓廠的投資,依照國家的要求,自有資金可以降低到40%,其他資金都可以通過銀行貸款,而且國家及嘉湖市政府將總計補貼減免高達二點五個點的利息,但即便是如此,這些年一直都沒有怎麼盈利的華晶集團,也沒有能力一下子拿出二十四億的自有資金出來。

鄭文遠雖然這段時間想募集一部分資金,成立一個專注於芯片產業的投資基金,但就是因為國內芯片產業的盈利現狀,令很多人望而生畏,工作做了四五個月,都沒有什麼大的進展。

現在陳立要從新銳城拿三十億出來,注入芯片產業投資基金,不僅華晶集團的新晶圓廠建設資金得到解決,鄭文遠之前接觸到好幾個相當的優質項目及團隊,都將得到充足的資金注入而得以落地。

當然了,新銳城的注資,不可能僅局限於對新的晶圓廠。

畢竟目前65納米製造的晶圓廠,落後德州電子、台積電現有的最先進芯片製造廠已經有一代,估計建成後,還將再拉開一代的技術差距,單這座晶圓廠將來能否盈利,依舊是未知數。

陳立希望對華晶的投資,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行為,希望有朝一日,華晶通過不斷的技術人才積累、通過不斷的產業延伸布局,最終成長為國際一流的芯片集成製造商。

陳立不喜歡太多的應酬,產業投資方麵的工作,除了像星微電子、創興股份以及高燦她家的豐元集團他有直接參與外,其他大量的工作都是由錢萬裏、鄭文遠、高燦乃至周大海他們具體負責。

大商資本跟華晶深入接觸也有好幾個月了,方案也做了好幾個,就差東風吹拂。

陳立在辦公室裏進一步了解到鄭文遠跟華晶的洽談進程,決定新成立的華芯投資基金,第一期向華晶注資15億、換取15%的股份為宜,這也差不多能彌補掉華晶在嘉湖投資新廠的資金缺口,後續是否追加投資,第一要看華晶有沒有進一步融資的需要,第二更要看華晶後續的發展是否穩健,其他資金,則將投入到芯片集成製造的其他產業鏈端。

這也是大商資本近年來進行產業投資的主要策略。

在辦公室裏談過事情,鄭文遠擱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見顯示是孫海容的私人號碼,他疑惑的問道:“孫海容他們最近不是都湊到圓陀山去了吧,有什麼好事要找到我頭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