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總結成績實事求是,謀劃未來理性科學,部署今後工作具體務實。過去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上江市建設發展的步伐明顯加快,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發展成就實實在在,有目共睹。今後五年,是上江市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此外,這次的常委會還研究了人事問題,而且這次重用主要是因為陳書記而後來被靠邊的那部分人。這件事情在本次的常委會前榮書記找我談過,當時我很不理解她為什麼要這樣做。

結果她告訴我說:“最近我看《史記》,很有收獲。目前我們上江市還是有些人心浮動,特別是那個肖倩華,她搞的那個集資,贏得了很多人對她的好感與同情。

由此很多人就開始覺得我們當時對她和其他的人很不公平了。所以,為了上江市目前的穩定,為了組織意圖的順利實現,讓你的當選不要出任何的問題,這是一步必須的棋。”

我還是有些不解,“《史記》裏麵有這樣的方法?”

她笑道:“我們學習曆史,要活學活用嘛。《史記》裏麵有一個故事,講的是劉邦封賞他最恨的人,以此來維護穩定。這個故事你知道吧?”

我頓時恍然大悟,連稱“妙計”。

榮書記講的這個故事我當然知道——

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後,統一天下,建立漢朝。開國之初,劉邦看見很多將軍聚在一起發牢騷,剛想走進去聽聽,將軍們就立刻不說話了。

無奈,劉邦隻好找來張良詢問。張良如實稟報:“將軍們正在議論造反的事!”劉邦聽了,不免有些驚恐:自己剛做了皇帝,天下初定,如果現在有人造反,肯定會危及江山。

劉邦急忙詢問詳情,張良分析說:“您當年起義征戰,全靠這些將軍們出生入死才奪了天下。現在您當了皇帝,將軍們最關心的就是官位和封賞。但他們擔心您徇私,自己得不到合理的待遇;還有些人曾得罪過您,害怕遭到處罰。所以,他們才聚集在一起密謀,要是封賞不合理,就謀亂造反。”

聽張良這麼一說,劉邦才明白過來,趕緊商討應對辦法。張良說:“陛下請告訴我,平時您最恨、而且將軍們都知道的人是誰?”

劉邦答:“當然是雍齒。雖然他作戰勇猛,立過許多戰功,但他依仗著功勞,說話不顧君臣之禮,幾次讓我在大臣麵前難堪,我真想把他給殺了。”張良笑著說:“隻要您馬上封雍齒為侯,那些密謀造反的將軍們看到陛下封賞了自己最恨的人,就會消除顧慮,不會造反了。”

隨後,劉邦就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封雍齒為侯,同時又宣布加快定功封賞的進度。見此情景,那些準備滋事的將軍們全都放心了,一場將要發生的叛亂就此平息。

這其實是一個很多人都熟知的故事,但是要活學活用它卻並不是那麼的容易。這就如同很多人可以背誦三十六計,但是卻鮮有人能夠靈活地用到實戰中一樣。從古至今的每一次朝代更替,戰亂頻繁之時,真正的軍事家卻隻有那麼少數的幾個人罷了,這其中的道理就在於此。

官場上也是如此,眾人齊過獨木橋,最後能夠到達高位,掌握絕對權力的隻有少數,而這少數的人大多必定是深諳官場法則並具有大智慧的那部分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